一条被榨干的咸鱼 作品

第322章 企图从规则层面扼杀(第2页)

所有人都明白了。这已经不是偏见,这是一份精心设计的、充满技术陷阱的绞杀方案。它的目的不是为了建立一个公平的标准,而是为了通过制定规则,合法地将一个颠覆性的竞争对手,扼杀在摇篮里。

就在红星内部紧急消化这份“毒丸”草案的时候,新的压力接踵而至。

这份草案的内容,仿佛长了翅膀,在短短两天内,就通过各种渠道,泄露到了欧洲各大工业巨头的技术和采购部门手中。

汉诺威展会上那些狂热的客户们,态度开始变得微妙起来。

……

沪市,红星集团总部。

秦奋的办公室里,国际长途的铃声几乎没有停过。

“秦,我的朋友,我是博世的霍夫曼。”电话那头,霍夫曼的声音依旧礼貌,但却多了一丝谨慎和为难。

“我看到了那份来自西门子的标准草案。坦白说,里面的条款非常……苛刻。我们博世的采购体系,是严格基于ieC标准的。如果……我是说如果,未来的正式标准真的采纳了这份草案的大部分内容,而你们的产品无法通过认证……”

霍夫曼没有把话说完,但意思已经再明白不过。

秦奋平静地回答:“霍夫曼先生,我相信,规则是用来服务于更先进的技术的,而不是相反。”

“我当然相信你的技术,秦。但是,我的法务和质保部门不相信。他们只相信盖了章的认证证书。”霍夫曼叹了口气,“在最终标准出台前,我们签订的那份巨额意向订单,恐怕很难转化为正式的采购合同。希望你能理解。”

挂断霍夫曼的电话,库卡机器人技术总监的电话又打了进来。

“秦先生,我们对‘天狼星’的兴趣毋庸置疑。但是,这份草案太吓人了,一万小时无故障运行?我的客户不可能给我们这么长的测试周期去验证一个‘非标’核心部件。在新标准尘埃落定之前,我们的合作只能暂时停留在样品测试阶段。”

一个又一个电话,来自宝马、来自利勃海尔、来自迅达电梯……

他们的说辞大同小异,态度从之前的狂热追逐,转变为现在的谨慎观望。没有人愿意为了技术上的优势,去承担违反行业标准的巨大风险。

无形的压力,像一张看不见的大网,从四面八方汇集而来,死死地笼罩在红星集团的上空。

面对外部客户的巨大压力,和那份几乎不可能完成的“毒丸”草案,红星集团的欧洲团队,第一次出现了明显的分歧。

“秦先生,我建议,我们必须做出一些妥协。”

在再一次的跨国视频会议上,杜邦先生表情凝重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这份草案虽然阴险,但它是由西门子和ge这两大巨头联手主导的,还拉拢了ABB等一批欧洲企业。他们在ieC委员会里盘根错节几十年,影响力巨大。我们和他们正面硬刚,无异于以卵击石。”

他身旁的一位德裔技术专家也附和道:“是的,秦先生。这已经不仅仅是技术问题了,这是西方工业界已经形成了上百年的圈子和壁垒。我们是闯入者,想要被接受,就必须先遵守他们的游戏规则,哪怕这个规则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