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被榨干的咸鱼 作品

第350章 巨额美金入账(第3页)

他递给刘燕一份文件,是他在沙发上一直在看的那份报告。

“这笔钱,除了保证‘昆仑’项目的全速推进之外,我还需要你做另一件事。”秦奋说道,“授权给你和你的海外团队,在全球范围内,主动出击。”

刘燕接过文件,快速浏览着。上面罗列着数十家遍布全球的小型科技公司,涵盖了传感器、激光、特种材料、工业软件等各个领域。

“你的意思是……”

“收购,或者投资。”秦奋的眼中闪烁着战略性的光芒,“这些公司,可能规模很小,甚至濒临破产,但它们手里往往有我们需要的‘独门绝技’。以前我们没钱,只能看着。现在,把它们都给我买下来。我们要围绕‘昆仑’,建立一条最深、最宽的技术护城河。”

刘燕的心脏再次加速跳动。她明白了,秦奋要做的,远不止是造出一台机器。他要构建一个庞大的、属于红星自己的高端工业技术生态。

“我明白了,”她用力点头,“我会立刻组建一个专门的并购小组。”

……

就在秦奋在纽约加速全球布局的同时,红星成功上市的消息,早已插上翅膀,飞越大洋,在华国国内掀起了滔天巨浪。

《人民日报》海外版,用四分之一的版面,刊登了秦奋在纳斯达克敲钟的照片,标题是:《华国民企的全球化新标竿:红星集团登陆纳斯达克》。

华国财经频道,更是连续三天,将rse的股价k线图放在屏幕最显眼的位置,邀请了国内最顶级的经济学家和企业家进行解读。

“……募集超过六亿美金!这不仅是华国制造业企业在海外最大规模的一次ipo,更重要的是,它向所有华国企业家证明了一件事:只要你的技术过硬,你的故事足够动人,世界的资本大门,同样会为你敞开!”

沪市,红星集团总部。

前来拜访、取经、寻求合作的政府官员、企业家、投资人络绎不绝,几乎踏破了总部的门槛。

无数正在为资金发愁,或者苦于无法打开海外市场的企业,都将红星的案例奉为教科书。秦奋这个名字,在国内的商界,其声望和地位,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

他不再仅仅是一个成功的商人,更被视为一个为华国企业探索出一条全新道路的开拓者。

而在纽约,刚刚结束了一天繁忙工作的秦奋,正准备休息,一封来自以色列的加密邮件,弹在了他的笔记本屏幕上。

发件人是科恩博士。

邮件内容很短,却让秦奋瞬间睡意全无。

“秦先生,我们按照您的指示,在本地寻找技术补充时,发现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目标。一家名为‘m-systes’的小公司,他们发明了一种……全新的数据存储技术。但是,他们现在遇到了巨大的财务危机,正在寻求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