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洞房花烛(第3页)
“二位夫人,这位槿颜夫人,老夫是只闻其名,未见其人。”李恒盛放下筷子,擦了擦嘴,笑道,“不过如今都是一家人,此番回建康,老夫当亲自前往拜访,以后也好多有往来。”他这话说得巧妙,既认可了槿颜的身份,又暗示了红包少不了,只是眼下没准备,得回建康再补。
“自然,我们情同姐妹,共同为夫君分忧,才好让他安心做大事。”余静姝见他上道,顿时笑开了花——看来槿颜的红包跑不了了。
话说那边武安君带着李采薇刚走出房门,小檀就端着茶水跟在后面。
“姐姐请喝茶!”李采薇接过小檀递来的茶水,微微弯腰一福,恭恭敬敬地递到余静姝跟前。任她再心高气傲,也知道余静姝是当家大妇,该守的规矩不能少。
“嗯,咱们家也没多少规矩。”余静姝接过茶水,轻轻抿了一口,随即从袖口取出一根发簪递给她,“咱们众姐妹和睦相处,为夫君分忧就是。此物是夫君当初送我们的定情之物,我请工匠又照着打了一枚,算是给你的见面礼。”
当初武安君第一次去襄阳,买了三根一模一样的银簪,槿颜一根,她和云瑶各一根。这次李采薇来了,她早早就让人打了枚新的,就等着这一刻。
这发钗是普通银饰,质地比起李采薇平日里的收藏差了千里,可背后的意义却不同——按照余静姝的说法,武安君的女人每人一件,如今补给她,就算正式接纳她了。
“此物我甚为喜欢,谢过姐姐。”李采薇接过发钗,眼中闪过一丝暖意。她瞥了一眼,见余静姝和云瑶头上都插着一模一样的,便笑着递给小檀,“小檀,帮我插上。”
待到小檀给她插好发钗,三女对视一眼,都忍不住笑了起来。从今天起,她们就是一个屋檐下的姐妹了。
如今难得回一趟大盘山,武安君自然要抽空去书院看看。那些孩子瞧见他来,顿时像炸开了锅,兴奋地大喊大叫,围上来拉着他的衣袖不肯撒手。
武安君笑着检查他们的功课,发现这些孩子在他打下的基础上,凭借留下的课本,竟摸索着学了不少东西,至少两位数的乘除法都能熟练掌握了。接下来几天,他给孩子们查漏补缺,又往后教了些新知识。至于认字和经义,请来的先生也教得认真,这些半大小子总算摆脱了文盲的行列。
快乐的日子总是短暂的,不过七八日功夫,李采薇就要随李恒盛返回襄阳,而武安君也得回军中去了。
武安君虽然不舍,却还是带人将他们送到大盘山外。此番李采薇回去,主要是为了把农具的生意做起来——这可是关乎大盘山财政的大事。
李采薇站在船头,望着岸边冲自己不断摆手的武安君,眼泪再也控制不住,顺着脸颊滚落。小檀赶紧取出手帕给她擦拭,心里直嘀咕:好好的日子不过,非要急着回襄阳做生意,这会又哭鼻子了。
“采薇,你就留在贤婿身边多待一阵子,生下个大胖小子,比什么都强!”李恒盛在一旁叹息,这种分离的痛苦,他当年可没少受。想当初李氏商行还只是个小铺子时,他常年在外奔波,一年在家的日子不超过半个月。现在想想,当初真该多陪陪采薇她娘,挣那么大家业又有什么用?
“爹,我不想做一个只依靠夫君或孩子的人。”李采薇抹掉眼泪,眼神变得坚定起来,“柳氏那样的日子,太过可怜。我要挣钱,把商行做大,就算夫君再厉害,也离不开我的支持!”她不愿意做笼中鸟,要体现自己的价值,让武安君依赖她的本事,而不仅仅是她的身体。
女人再美,终究会老。她不知道武安君以后还会有多少女人,不想在一堆女人中靠容貌博取恩宠。她要凭借商行的财力,在这个家里稳坐不败之地。
“当初,我也是这么想的。”李恒盛看着女儿倔强的侧脸,不由得叹了口气。想当年大哥高中进士入朝为官,他也想凭着经商的天分让大哥刮目相看,采薇这性子,简直跟他年轻时一模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