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继续北上(第3页)
辛表程心里清楚,自己若是想要压住谭良弼,就必须赶在对方前面兵临长社。否则一旦北元援兵抵达,而他这边未能及时赶到,长社未能攻破的责任自然就会落在襄阳军头上。
“大人,那就打!十日就十日!”郭进猛地一拍桌子,语气激昂。作为辛表程的绝对心腹,无论主帅要做什么,他都是绝对支持。如今大乾对中路军的支持已经到位,又调集了一万人马补充给襄阳军,总兵力已经超过三万。
而谭良弼那边也差不多,整个中路军的兵力已经超过六万人。这些都是真正的战兵,若是连带调动的民夫,规模已经超过十万,对外完全可以号称二十万。
整个大乾除了十万水师,能够拉出去野战的禁军大概在二十万上下,如今中路军就占了六万,可见朝廷对中路军的期许有多高。如今谭良弼明显是要用此事跟辛表程分个高低,郭进自然不愿看见主帅落于下风。
武安君坐在一旁,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陷入了沉思。他怀疑朝廷是不是故意如此搭配,让二人充满竞争,这样才能保持北伐的进度。可这就像在踩钢丝,顺风顺水的时候都好说,万一出了变故,恐怕就要万劫不复。
事到如今,他也算看明白了,大乾三路北伐,主力就是中路军,其他两路不过是为了牵制北元的军队。当然,若是能够有所突破,那也是意外之喜。
如今西路军的王显忠已经拿下临兆府,大乾本与西凉隔开了十几年,如今倒是再次接壤了。据说这些年西凉也被北元压得喘不过气来,会不会趁机在北元身上咬一口,谁也说不准。
如今王显忠兵指凤翔府,让北元在关中一带的兵力不敢有丝毫调动,牵制了对方大部分精力。至于李世勋的东路军,仍旧在泗州寸步难行,完全指望不上。
“临颍并非小城,蒲仙敖烈也非无能之辈。”武安君开口说道,语气沉稳,“想必如今已经招募青壮守城,城中可用之人过万,十日破城,难度极大!”他不像郭进那样只考虑士气,而是从现实战局出发,觉得临颍恐怕不是短时间可以攻克的。
当初蒲仙敖烈从郾城撤离时,带走了剩下的两千精锐,虽然损失惨重,却依旧有一战之力。如今在临颍,来谷银奴又分了四千人马给他,足以坚守很长时间。
“大郎,你那边如何,可有一战之力?”辛表程知道他说的是实话,自己也正为这事犯愁,便把目光投向了武安君。
“大人,上次在北舞镇,唐州军伤亡殆尽,如今正在招募新兵,恐怕暂时无力开战!”武安君摇了摇头,直接拒绝了。
实际上现在唐州军至少有六成的战力,可眼下正在紧锣密鼓地训练,装备也没有到位。此时把军队拉上去攻城,这些刚招募的士兵几乎就是去送死。若是这批新兵再折损殆尽,他都不知道去哪补充兵力。
北舞镇那一战的惨烈,辛表程心知肚明,对于武安君这个表态也在意料之中。正是因为唐州军损失惨重,他才划拨了蔡州的两个县给武安君去“摘桃子”,算是补偿。
“火炮呢?可否去临颍城下帮忙?”辛表程不死心,又问道。他也听说了,火炮在攻城的时候效果不错,无论射程还是威力,都比床弩更强。
“大人,火药在北舞镇一战中全部耗尽,眼下尚未得到补充。”武安君坦诚道,“大人若是需要,我可以把火炮交给郭大哥。”他并没有藏私的打算,辛表程这个人还算公道,不会坑他。这些火炮交到郭进手中,他也放心,反正都已经给朝廷送了一门,本就没打算藏着掖着。
“军中火药也紧缺,算了,你就留着吧。”辛表程摆摆手,没有大量的火药供应,这玩意就是个累赘。他已经上书朝廷,希望能够装备火炮和火药,也不知道朝廷何时能够大规模量产,只是没必要夺武安君的火炮为己用。
“多谢大人体谅!”武安君起身行礼,这些火炮是他好不容易攒起来的,没有这批火炮,唐州军的战斗力至少要降低两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