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 朝堂风云(第3页)
“如果这就是底线,那你可以回国了。”蔡正阳一拂衣袖,若是连这都看不清,他还如何立足朝堂?
“明日,你在朝堂上寻机策应便是,我自有对策!”郭嘉佑没想到,这大乾朝堂比他想象的还要难搞,居然连蔡正阳都对这些条件不屑一顾。
次日的朝会,大殿出奇的安静。所有人都知道,现在聊的都是无关紧要的事,真正的风浪还藏在后面。
“启禀陛下,臣听闻,北元平阳王携使团来我大乾,不知是为何事?”赵牧环顾四周,见没人主动提及,只能给魏师逊一个眼神。
魏师逊当即明了,主动为皇帝提起这事。
所有人立刻都打起精神,今日的正事算是提上台面了。
“蔡爱卿,昨日是你跟崔相去城外迎接的,这平阳王前来,到底是为何事?”赵牧作为皇帝,不可随意表露态度,直接把球踢给了蔡正阳。
蔡正阳暗喜,原本他还想着如何主动开口,既然陛下把球踢给他,他的意见就很重要,显然陛下也有议和的心思了。
“陛下,平阳王言,自打北伐以来,双方死伤惨重,民生凋敝。北元跟大乾互为邻邦,当以睦邻友好为上,他此来是带着北元皇帝的使命,欲同我大乾化干戈为玉帛,重修旧好!”
蔡正阳的话音刚落地,大殿之内就好似炸开了锅,嗡的一下就闹开了。
“陛下,臣以为,北元此举定然暗藏祸心。眼下我大乾势如破竹,正是高歌猛进的时候,若此时议和,被北元缓过劲来,必然要大举南下。”兵部尚书谢必行是妥妥的主战派,语气激昂地反驳道。
兵部负责战争的后勤调派,若是没有主战派主事,随便出个岔子都够前方喝一壶的。
“陛下,臣附议!北元给我大乾带来的屈辱,倾尽五湖四海也难以洗刷。当初汴京之事,连史官都不忍下笔,何来睦邻友好?”兵部侍郎赶紧跟上,言辞恳切。
“陛下,臣弹劾礼部尚书蔡大人,私下接见北元官员,收受贿赂,意图出卖北伐将士......”御史赵鼎抓住机会,就把蔡正阳往死里搞。
当初赵鼎一行数人因叶战之事弹劾秦桧被贬,其中两人更是客死异乡。赵鼎回朝之后,只要逮着机会,就会把蔡正阳往死里弹劾。
蔡正阳恨死了赵鼎,却不敢拿他如何。因为赵鼎虽然地位不显,身后的大佬却是御史中丞魏师逊,他根本得罪不起。
“陛下,臣以为......”
一时间,主战派纷纷开口,把蔡正阳骂了个底朝天,就好像把他推进泥坑中,还狠狠吐了两口唾沫。
蔡正阳突然能够理解,当初他爹是多么不容易,愣是从这种环境中杀出一条血路,成为权倾朝野的权相。
“王爱卿,你是户部尚书,你来说说看!”赵牧眼看蔡正阳独木难支,那些议和派的小弟也不敢露头,暗道自己对议和派的打压是不是有些过了,搞得朝堂失衡。
赵牧也是学过帝王术的,首重平衡之道。以前还不理解,现在渐渐有了些感悟。上位者垂拱而坐,而这朝堂就是一杆天平。若是天平处于平衡状态,他只需吹一口气,天平就会按照他的意愿摆动。而眼下他想要扭转局面,难度就要大得多,因为天平完全倾向主战派那一方。
“陛下,北伐将士功劳卓着,臣惶恐,府库中钱粮所剩不多,赏赐跟抚恤恐怕还需时间筹措。眼下夏收还有些日子,诸位大人不妨一道想想法子,先凑个五十万两应急。”王芝清这些时日本就头痛不已,府库中的那点积蓄,花起来跟流水一般。
静江府干旱要救济,温州府洪涝也要救济,潭州那边修建堤坝要拨款,这一桩桩一件件,都要真金白银砸进去。
原本激进的朝堂,一下子冷静了下来。所有人都知道,若是缺了那帮兵痞的赏钱,闹出事来谁也兜不住。大殿内的气氛瞬间变得凝重起来,大家都陷入了沉默,各自盘算着利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