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会面

奉命侦查敌情的士兵,主要是沿着东西两侧的山林往前,只要不是靠鬼子太近,基本也不会有什么危险。

郑厅珍本人也一直在用望远镜看着周围的情况,不管第二十二师团表现的如何拉垮,他都没有放松对鬼子的警惕。

而且郑厅珍心中还有其他打算。

在阳曲附近的棋子山北面,有一个很曲折的小道,能直接越过阳曲的防线抵达太原,只不过那里道路难行,而且两边都是山地,极其适合防守和打伏击。

他在那里埋伏了一些人,如果鬼子敢从那里过,就只有死路一条。

只不过不管是之前的板垣征次郎,还是如今的第二十二师团,都没有想冒险从那里行军的想法。

但鬼子不敢从那里过,不代表他也不敢过,如果鬼子给他机会,暴露出侧翼或者后方的防御缺陷,他绝对不介意从那里出击,将鬼子第二十二师团包成饺子。

战斗断断续续打了一个多小时,一组去往前面侦查的士兵折返回来汇报道:“报告旅长,我们小组在前方发现了一些情况,鬼子后方拉出了几门大炮,不知道想做什么。”

“大炮?有没有看清楚是什么口径的炮?”郑厅珍追问道。

“离得太远,我们无法确定具体口径,但是通过对炮身观察,很可能是81毫米或者90毫米的迫击炮,并且携带了不少炮弹。”观察员回道。

结合观察员的反馈和鬼子的怀疑举动,郑厅珍低声自语道:“难道是想试探我的兵力部署,然后用大炮集中打击?真不怕我们的飞机和重炮了?”

郑厅珍怎么想都觉得鬼子这种试探,除了送死以外毫无意义,毕竟他身后可是有四门170口径壮胆,情况不对还能呼叫一波空中支援。

就凭鬼子那81或者90口径的迫击炮能干啥?

这种口径的迫击炮需要大范围、长时间的火力覆盖,才能造成巨大杀伤,对战局有明显效果,但显然他不会给鬼子这种机会。

鬼子开炮的十分钟内,不把鬼子炮兵毁了,那他的170口径就算白带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