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冒泡 作品
第168章 大风起兮云飞扬——(第3页)
所有看过这些作品的读者,全都知道“青山”是个天才,可他们熟悉他的文字,却从未见过他的脸。
不知道“青山”究竟是谁,他长什么样子,多大年纪了,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不知道。
大家都不知道。
所有人的面前,都有一层面纱,看不清“青山”真容。
可现在,
《人民日报》猛的揭开了这层神秘面纱,将“青山”的真容公诸于世,它用白纸黑字告诉所有人:
“青山”不是想象中的中年学者,不是饱经沧桑的知识分子,而是一个二十三岁的农民,一个高中三年没吃过肉、连双完整鞋子都没有的陕北青年!
消息一出,全国哗然。
谁也没想到,这个写出如此厚重、隽永、惊艳文字的人,竟是一个年仅二十三岁的年轻人,还是一个农民!
他还是那么的贫穷!!
可他虽贫穷,虽是农民,却又那么的优秀……
一时间,举国上下都在谈论这个不可思议的文学奇才。
人们震惊于他的年轻,惊叹于他的才华,更感动于他在如此艰苦环境中依然坚持创作的坚韧精神。
那些曾经被他的文字打动过的读者,此刻才真正理解了这些作品背后饱含的生命重量。
文学界的老前辈们纷纷摘下眼镜,重新审视这个年轻人的作品。
年轻学子们捧着报纸,反复研读那些早已熟记于心的诗句。
工人们聚在一起,感慨着这个农家子弟的不凡,纷纷对自家孩子说看看人家,再看看你!
知青们则又回想起了曾经的苦难岁月,再次泪洒衣襟……
所有人都意识到,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文学现象,而是一个奇迹!
——在最贫瘠的土壤里,开出了最绚丽的花朵!!
《人民日报》的这篇转载,仅仅是个开始,它所产生的影响远远还没有到尽头……
没有人知道,这篇转载会产生多么庞大的影响,也没有人知道,这会改变多少人的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