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潜龙出渊!(第3页)

那桌客人点了‘青椒回锅肉’,眼巴巴等了快一个小时,催了好几次,结果跑堂的一拍脑门:“哎呀!忘了记了!”

或者更糟。

记是记了,但后厨看岔了单子,给别桌做了!

还有更气人的,明明这桌客人先来,先点的菜,结果比他晚来半小时的客人,点的菜都上齐吃完了,他这边还只上了一道凉菜。

客人等得火冒三丈,拍桌子骂人。

王秀芹这个经理当得,真是焦头烂额。

活没少干,腿没少跑,嗓子没少喊,挨的骂更是数不清。

被客人指着鼻子骂,她倒是不怕。

乡下婆娘,谁还没挨过几句骂?

急眼了谁还没骂过几句人?

她皮实。

让她真正难受得睡不着觉的是:万一因为服务不好,饭菜上得慢,味道不稳定,把饭店的名声搞臭了,以后没人愿意来吃饭了,那可咋办?

那她王秀芹不就真成了拖累全大队的罪人了吗?

这个责任,她担不起啊!

痛定思痛!

王秀芹愁得嘴角起泡,实在没辙了,只好硬着头皮去找刘青山讨主意。

刘青山听她倒完苦水,想了想,给她出了几个点子。

比如,让跑堂的服务员用复写纸写点菜单,一式两份,一份给后厨,一份留底备查。

比如,按顺序给每桌排个号,后厨按号做菜。

比如,给每个跑堂的分片负责几桌,责任到人……

王秀芹如获至宝,回去就照着执行。

虽然一开始还有点磕磕绊绊,但慢慢地,流程理顺了,出错少了,效率也上去了。

招待所那边也是一样!

不过,王卫国这人有脑子,脑子活络,之所以让他当‘招待所’经理,就是看中了这一点。

事实证明,

刘青山的眼光没错。

另外在来燕京之前,

弯河的几个生产队,都在各自合计着,要不要再办个啥企业?

梨树沟生产队觉得可以办个砖厂。

他们生产队四面环山,到处都是红土,这是天然的原材料,还不要钱。

不办砖厂太可惜了!

柿子沟和杨树岭生产队则是想办罐头厂。

这两个生产队除了杨树多之外,其他就是果树了,苹果树、梨树、李子树、樱桃树、还有柿子树。

每年这些水果成熟之后,都是卖给公社食品公司一大部分,剩下的一小部分分给社员们,以此抵粮食。

现在社员们的思想都活泛了……

咱们不卖,自己生产罐头,这都现成的原材料,也不用投入多少钱。

多好的事?!

除了这三个生产队之外,

大队也琢磨着,要不要再在村里开个‘供销社’?

现在每天来村里的人实在太多了,有些是来学习交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有些是来采访深挖弯河改革的,还有些则是去‘华山公司’考察,顺带购买饲料的。

这些人天南地北的哪都有,操着各种各样的口音。

只要来了,几乎就没有一两天走的,都是至少待个三四天,甚至更久。

那这么多人滞留在弯河,他们需要的东西可就多了去了。

开个‘供销社’,简直是太合适了!

用一句话来形容,如今的弯河那是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生机勃勃,如日中天,形势一片大好!!

所以,

既然家里现在这么忙,那就何必跟着自己来燕京跑一趟?那不是添乱吗?

还是让他们在家安心忙活吧。

收起杂绪,

看着‘燕京南站’四个暗红色、饱经岁月风霜的大字高悬在站房之上,刘青山他脚步微顿,心中瞬间涌上百感交集、五味杂陈,几乎将他淹没。

空气里弥漫着煤烟、汗水和陌生城市的喧嚣气味。

如果没有刘胜利那档子事,他去年就能看到这四个字。

不对!

准确的说,应该是前世去年这个时候!

前世,

他一辈子都没有踏入过这燕京城一步!

拥挤的人流推搡着他向前,前世今生巨大的落差感让刘青山一时间有些恍惚。

前世,那场冒名顶替彻底毁掉了他的人生。

本以为上辈子也就那样了……

却没想到以一种无比荒诞又逆天的方式,将他推到了这个前世遥不可及的政治文化中心。

——重生!

这感觉……复杂得难以言喻。

是对命运嘲弄的讽刺?

是拨乱反正的痛快?还是……终于踏足此地的慨然?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翻涌的心绪,目光在出站口乌泱泱接站的人群中快速扫过。

这年代的火车站接站场面堪称壮观,无数手臂挥舞,名字被喊得此起彼伏。

他目光扫过一片片人群,极力寻找着那张娇俏可人、牵肠挂肚的俏脸……

就在这时——

“青山!刘青山——!”

一道熟悉又带着无尽欢欣的清亮女声穿透嘈杂,像一道清泉骤然注入他的心田。

刘青山循声猛地望去!

……

喜欢重生年代:我退婚村花捶爆丈母娘请大家收藏:()重生年代:我退婚村花捶爆丈母娘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