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买电视机!

位于王府井大街的燕京百货大楼,是一座宏伟的苏式风格建筑。 在1979年的燕京城里,是绝对的地标和购物圣地!

它不仅仅是一座商店,更是计划经济时代物质生活的象征,承载着无数燕京人乃至全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大楼外观庄重,高大的门脸,宽阔的橱窗,橱窗里陈列着当时最时兴的商品。

有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等,吸引着过往行人的目光。

走进大门,一股混合着布料、化妆品、五金、食品、油墨纸张等特有的百货商店气息扑面而来,这是属于这个年代的独特味道。

大厅里人潮涌动,摩肩接踵。

穿着蓝灰工装的工人、戴着红领巾的学生、挎着菜篮子的家庭主妇、还有像刘青山和朱霖这样穿着相对整洁的年轻人……

各色人等汇聚于此。

每个柜台前都挤满了人,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热切、期待、甚至略带紧张的氛围。

高音喇叭里播放着革命歌曲,夹杂着顾客的询问声、售货员的应答声、孩子的哭闹声、算盘的噼啪声,显得热热闹闹,红红火火。

在燕京人心中,百货大楼就是“天堂”。

这里能买到凭票供应的所有紧俏商品,比如永久牌自行车、蝴蝶牌缝纫机、红灯牌收音机、上海牌手表……

这些在别处难以见到的东西,在这里都能看到真容。

能走进百货大楼,本身就是一种“开眼界”,能从这里买走一件心仪的商品,更是值得向邻里亲朋炫耀好一阵子的“大事”。

它代表着一种生活水平的提升和体面的象征。

对于普通百姓而言,逛百货大楼,不仅仅是为了购物,更像是一种对美好生活的触摸和体验。、

刘青山目标明确,拉着朱霖穿过熙攘的人群,直奔位于一楼的五金交电柜台区域。

巨大的玻璃柜台里,摆放着几台稀罕物。

12英寸的黑白电视机!

电视机被固定在柜台内的展示架上,隔着厚厚的玻璃,顾客只能看,不能直接触碰。

买东西只能看,不能摸??

真的!

在当下年代,确实是这样。

因为电视机这种东西太金贵了,它代表着高科技,绝对不能随意触碰。

你就看,看了行,你就买。

不买拉倒!

你想摸摸……

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如果你说摸摸,那售货员大概率会怼你一句:这东西可金贵了,摸坏了你赔得起吗?

对于这种行为,

广大消费者也是都接受的,也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对、不合理的。

可若是在后世……

电视机别说摸了,你就是弄回家看两天不想要了还能退。

至于说金贵?

黄金珠宝、翡翠玉石,这些够金贵吧?

就算是这些东西,你去买的时候也还能上手戴戴,感受一下呢。

所以,

在这个年代买电视机不能摸,除了因为电视机昂贵之外,更多的还是人们的思想和理念问题作祟,说的再直白一些,就是人们的思想很落后,或者说是没什么见识。

刘青山挤到柜台前,对柜台后一位穿着蓝布工作服、戴着套袖的中年女售货员直接问道:“同志您好!请问有电视机卖吗?”

虽然柜台里面陈列的有,但还是要问一句的。

像电视机这种东西都是紧俏商品,很可能会存在有人预订,或者是限量发售。

售货员抬头看了看他,指了指柜台里:“有!燕京牌、凯歌牌都有!”

“太好了!”

刘青山脸上露出笑容,“那麻烦您,能给我介绍介绍吗?我想买一台。”

“行!”

售货员应了一声,站起身,走到柜台里面。

隔着玻璃,她用手指点着那台墨绿色外壳的“燕京牌”电视机,详细介绍起来:“你看这台!燕京牌的!”

“12英寸!外壳是墨绿色塑料的,颜色正,没磕碰!旋钮在这儿,调频道和音量的,都全乎!屏幕玻璃透亮,没划痕!后面散热孔也整齐!接线端子都在这儿呢!”

她一边说,一边用手指在玻璃上比划着相应的位置。

刘青山立刻凑近柜台玻璃,脸几乎要贴上去,隔着玻璃仔细查看。

其实也没啥看的,这年头的电视毫无美感可言,到处都透露着一股粗糙之感,可这是1979年啊!

“嗯!看着挺新,做工也不错!”刘青山点点头,脸上露出满意的神色。

他转头对朱霖说:“霖霖,你看这台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