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浮森 作品

第117章 依靠后人的智慧:养廉银

郭桓?

区区一个户部侍郎,抄个家能抄出上千万两银子?

朱元璋怀疑乖孙记错人了。

“对了,郭桓案发的时候,都是十年后了。”

“如今的郭恒,最多只是一个小贪官。”

听到乖孙的补充,朱元璋先是松了一口气,接着心头又涌起一股失望的情绪。

人性就是这么的复杂,哪怕是皇帝也在所难免。

他既不希望世间有贪官的存在,可是查抄贪官数银子的感觉,真的挺爽。

这时,朱雄英的视线定格到朱元璋的脸上,看到老朱一脸凝重的表情,他担心不已。

“爷爷惩治贪官的大力度,提前了好几年,反贪确实很刑,但大明官员待遇低,光出贪官没有清官,等胡惟庸一死,不又要逼着爷爷成劳模吗?”

朱元璋至今不知道,劳模是不是像理解的那样,属于特别擅长劳作者的称号。

换作以前,他觉得自己身为一个放牛娃当上皇帝,手底下不服气他的人一定很多,因此他就更想证明自己,也能当个好皇帝。

同时,也要谨防别人因为瞧不起他,想着把他从龙椅上挤下去。

收拾了胡惟庸这个百官之首,他确实打算着,往后所有的奏疏,全部由自己和标儿来批阅处理,累点儿但心里踏实。

但自从乖孙这里,知道了未来的发展和变化,他没有以前那么急切,心里踏实多了,看问题也看得更加长远。

贪官要抓,清官也要养。

只是要怎么养呢?

“乖孙,你说咱要是给所有官员涨俸禄,贪官的数量会不会少一些?”

朱元璋抓住朱雄英的小手,故意惆怅地叹息一声。

“咱觉着好像没必要呢,想当贪官的,给再多他也是贪,想当清官的,刀架在他脖子上也不会贪。”

不是朱元璋舍不得掏钱。

而是担心掏了钱,吸引了更多有贪心的人想来当官。

光靠酷刑能够震慑得住一时,按乖孙的说法,明显震慑不住一世。

只要想到十年后,一个小小的吏部侍郎,都能贪污上千万两,可以想见,整个户部会烂成什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