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激战,拉响洪武火铳(第2页)
他忽然觉得,要是能够劫后余生,被父皇母后打一顿,也是一件不错的事。
“我下次再碰到这种事,绝对不再冒险了。”
肖梁见燕王殿下难得开始反思,还没来得及欣慰,就见殿下从裤腿里摸出一个铜制像粗笛子似的长管。
“殿下,你什么时候又顺来了一件手把铜铳?”
火铳,在宋朝时就已经有了雏形。
后来经过元朝的发展,在宋朝突火枪的基础上,改制成了能够自发运用发射原理的金属管状射击火器,即为元火铳。
在绍兴之战与张士诚一战时,火铳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缺点也有很多,比如不够精密,关键时刻容易掉链子打不响,甚至是连弹药没飞出去,把持有火铳的使用者带上天的事,也是时有发生。
因此朱元璋下令改进这些缺点,有了如今还在研制中的洪武火铳。
它采用最先进的冶炼工艺来打造,精雕细刻的华夏匠师精神,让它的精密度和统一度更高。
朱棣手里的这一把洪武火铳,口径在一个半指甲盖大小,全长不过一臂(20—22毫米;40—44毫米),正好够他藏在裤腿里的长度,携带起来比起以前方便了许多。
只是没有工部获批的铭文,一般人拿到火铳不会使用,更没有弹药,也只能望铳兴叹。
而朱棣早就已经熟练地掌握了使用火铳的技巧,一边装弹一边反驳肖梁。
“什么叫顺来的,这是我在桌子上捡的未完成的,我自己改制的。”
朱棣脸不红心不慌地扯着谎。
他是想研究一下火器,等明白火铳怎么玩以后,打算给海军也组一个火铳近战队。
光靠大炮上船,只能远攻,得补充一下近战的短板。
谁知道铜管还没捂热呢,就拿出来献丑了。
也是想谋害他的这群人运气不好,早来几天,他心思全放在制作牙刷上,可拿不出火药和火铳来,把这些人炸得找不到北,从而保住自己的小命。
只能说。
天不绝我朱棣,嘿嘿。
“咔嗒!”
朱棣把弹药装填好,瞄准了刚才投掷飞刀的那个窗口。
“等会儿他们会一拥而上,你们先别着冲,我先打完弹药,不要混战在一起误伤你们,等我打完你们再冲,这个时候他们不知道我还会不会接着打,一定收着劲儿和你们拼杀,咱们就占了气势上的优势,懂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