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浮森 作品
第536章 留人,或是留船
“没查到实证,但已经得知,赵庸在参与谋逆之前,曾去过李府。”
“赵庸……”
提到此人,朱元璋神情有些复杂。
此人乃是一员虎将,还是大明开国功臣,按功劳来算的话,本应该封公,可是此人品行不端,私纳奴婢不说,在女色方面毛病太多,经常遭到御史弹劾。
其实跟着他一起打天下的文臣武将,大多有这方面或那方面的臭毛病,就像一些穷惯了的人,突然得到十辈子花不完的财富,显摆起来就得意忘形,不知道姓什么了一样。
而李善长和胡惟庸,就靠着替这些功勋求情说话,获得他们的好感,却不知,正是因为二者挑唆怂恿,身在丞相之位却不谋其政,身为百官之首却不提醒他们,对他们加以管教,才酿成许多涉及人命的大祸。
“咱还纳闷,赵庸之前一直在外征战,胡惟庸确实在一次弹劾时帮过他,但那次是咱替赵庸擦干净了屁股,赵庸怎么会冒着全族性命,突然和胡惟庸要兴兵造反,合着是有人背书,给赵庸一种错觉,让他觉得此事能成。”
“父皇,此事暂无实证,胡赵两家就算有知情者也全都死了。”
啊?
那不就是只有推测没有实证?
朱元璋苦恼地挠了挠头。
“标儿,要不咱们直接……”
“但儿臣发现,谋逆案之前,李善长与陈东一年通不了两封信,谋逆案后,来往书信十分频繁,比胡惟庸当初与陈东通信的次数还要频繁,儿臣猜测,陈东应该知道些什么。”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陈东,面对能够背叛老乡加老友的李善长,绝对不可能是以道义相交。
而利益纠葛的话,随着温州官员落马一案的结束,早已切割掉。
那么剩下的,就只有陈东掌握着李善长的一些罪证用来威胁。
“标儿,你分析得有道理,快,派人追上毛骧,让他告诉汤和,最好留陈东一个活口!”
朱标眉头一皱,没有动作。
消息传到吴淞江口再让汤将军他们重新制定埋伏计划,怕是会弄巧成拙。
“父皇……”
“算了算了,咱不能光为了一个李善长,就把海防的将士们给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