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浮森 作品

第578章 敌我双方,达成一致意见?

“去年岁末。”郑士元为了防止陛下,误会他与胡惟庸有交情,欺君罔上,从而影响陛下对他所提建议的判断,便把信件是经过前来京城户部报批官吏之手,送给胡惟庸,主要目的是想借胡惟庸之口,劝谏陛下的事,如实相告。

年岁各部门要清账、评级,还要人事调动。

当时还未废除中书省丞相制,奏疏要经过胡惟庸之手,把那些不重要的推后,或扔到角落里吃灰。

“其实当时,逆党胡惟庸给臣写了回信,说会找合适的机会,把此事原原本本地告知陛下,万万没想到,他竟是骗臣的。”

郑士元也很无奈。

他在地方上素有美名有何用?

这京城官员自有他们敷衍了事的手段,还不能越级上报。

他说话太直,此案又牵涉太多,万一哪句话不中听,触怒了陛下,有时候其实还不如不说呢。

所以一件事能否顺心如意地办成,就跟打仗一样,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咱知道了,都赖那胡党欺君罔上,与郑佥事没有关系。”

朱元璋当着李善长的面,先把郑士元给摘干净了。

可别等会儿郑士元提建议的时候,李善长再把他请来的“军师”给抹黑了。

而李善长由于不知郑士元,除了给胡惟庸写过信以外,还有自己对此事的想法,抚着胡须,也是不住地点头附和。

“陛下说得对,郑佥事一心为国,都怪那胡惟庸当初因一己之私,压下此事!”

李善长难得能在这个时候,还和朱元璋达成一致意见。

两人心里明镜似的,知道李善长不是好意。

但郑士元这个不知情的人,听到这话,还以为李善长是为他开脱。

心里正感动着呢,就听李善长突然话锋一转。

“陛下既然已经知晓其中利害,又有郑佥事巡查地方的按察使佥事作证,可见此事影响极其恶劣,足以证实凤阳前书吏所言,确实有人利用官府空印,像那胡党一样,徇私舞弊、贪赃枉法!”

郑士元大吃一惊。

就连因为官职太低,一直低头没吭声的郑士利,都没忍住抬起头来,看了一眼混淆是非的李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