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4章 织布机,改改改
陆垚憨厚一笑,完全没有得了便宜还卖乖的迹象。
可杨缜却知道,陆垚派来的这十个人,不仅是保护,更是监视。
看来他在松江府衙虚度光阴的事,已被陛下知晓。
也是。
距离年关向朝廷汇总账目,只剩下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陛下着急也是应该的。
杨缜揉了揉有些幻痛的脖颈,又低头看了一眼信里真切的关怀与希翼,他勉强打起精神回应。
“我的性命,就全交到陆百户的手里了。”
松江沈家又如何。
胳膊拧不过大腿去。
为了陛下的信任,为了自己升官发财。
松江沈家的这十万亩稻田,必须改种桑树!
杨缜想到那两个去通风报信的书吏,腾地一下站起来。
“陆百户,你们先休息,我去拿府衙里登记的松江沈家的地契来,知道地块在哪里,先去实地看看情况,免得让他们以各种理由搪塞糊弄。”
“辛苦杨通判了。”
陆垚见杨缜如此上道,便知道太子殿下所写的信发力了。
尽管那封信他看过,确实令人动心,有种想要建立功绩的冲动。
陆垚原以为杨缜只会冲动,没想到办起事来,也算有章程有条理。
看来这次松江府的沈杨之争,有热闹看了。
太子殿下说了,光看热闹还不行,记得往火上浇盆油,只有各个丝绸商户掐起来,才好谋后事。
……
松江沈家,坐落于松江府最繁华的街道后方,闹中取静。
六进六出的大宅院,让两个书吏腿都走软了,这才找到坐在能淹死上万人的人工湖桥台上,垂钓的当家人沈十石(dàn)。
沈十石是花名,他的原名叫什么,松江府的人们已然记不清了。
只知道沈十石在元末动荡之际,用十石粮换了一个村三百亩良田,外加全村女童为奴为婢,此举让他成为了松江府沈家的当家人。
而那时,沈十石才不过十八岁。
“老爷,府衙的赵书吏和钱书吏来了,说有要事禀报。”
“赵书吏和钱书吏?”
沈十石捋着胡须,回想了一下这两个小人物是谁。
可因为书吏在府衙实在不够上桌吃菜的品级,以往宴请府衙各位大人时,这些小角色都站在外头喝西北风,他浑然不在意,笑呵呵地回绝。
“有事让他们知府大人来找我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