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分科取士(第2页)
比如那明法科,除了正常的四书五经外,只需熟读《大明律法》,便能参加科举考试。
这样做,能大大降低考生的抵触情绪,增加考生的报名热情,也更能起到网罗人才、收揽人心的目的,官员们即使反对,也不会太过于强烈。”
朱辰的话彻底打开了朱元璋的思路,直到挂断了电话,他依旧还在思考着,回味无穷。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回过神来,然后对外呼喊道:“来人,去将太子喊来!”
原本朱标刚回去,朱元璋实在舍不得再劳累这好大儿,可科举毕竟是国家头等大事,虽然他也觉得朱辰的建议很好,但在改革之前,他还是想着跟自己的好大儿商量一下。
没过多久,朱标就拖着黑眼圈赶了过来,朱元璋突然叫他来武英殿,他以为有要事,因而脚步很是匆忙,刚一进殿,就直接问道:“不知父皇找儿臣前来有何事?”
“咱已经决定了,重开科举!”朱元璋的话顿时让朱标一阵惊疑,他怎么也没想到,这才过去多久,一向对科举之事犹豫不决的父皇竟然会突然下定决心重开科举,这到底是什么情况?
也许是注意到了朱标的疑问,朱元璋当即解释道:“咱之前不愿意重开科举是觉得科举考上来的士子只会死读书,不能体察民间疾苦,这也导致他们为官施政上流于形式,不能切实为百姓办实事,故而自此之后,凡科举高中者,先下派到地方官衙锤炼两年,再视情况而进行升拔。”
“啊!这……若是让高中士子去地方上锤炼,恐怕会引起百官非议。”朱标却是有些忧心道。
十年寒窗苦读,本就指望着一朝金榜题名,结果高中之后,居然要被下放到地方官衙去当刀笔小吏,以儒家士子那高傲的性子,怎么可能接受?百官也不可能接受的。
“哼!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萧何在当汉相之前,不也是一个地方小官吗?韩国公在投奔咱之前,不也是刀笔小吏吗?既然想要当官,就不要怕吃苦。”朱元璋冷哼一声,说道。
“父皇这么说,倒也是没错!”朱标想了想,也点了点头,算是同意了朱元璋的看法。
“别急,还有第二点呢!此次重开科举,咱决定仿效大唐,增加明算、明学、明法等科目,进行分科取士。”接着,朱元璋又将朱辰的提议稍作归纳,简单说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