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国朝当与士大夫共天下!(第2页)
“本官附议!”
“本官也附议!”
……
随即,剩下六人也跟着点头同意了下来。
“既然如此,那明日朝会,我等便便一同上奏,共同弹劾燕王,定要为受灾百姓讨个公道!”
詹徽出言拍板道,众御史连连颔首,即使有人不愿意,但在大势面前,他们也没有办法。
…………
散值时分,众御史褪去官袍,换上常服离开都察院。
诸多车马驶出院衙,便朝着四面八方而去。
然而却无人留意,其中一辆马车在城中绕了几圈后,竟驶向城东一处占地颇广、气派巍峨的豪阔府邸。
韩国公府!
韩国公李善长,开国六公之首,淮西勋贵的老大,其地位更甚至高过武神徐达,只是后来因和朱元璋的政治方向不和,李善长渐渐退出朝堂,养老致仕。
然洪武十三年,胡惟庸案爆发,朝廷官员牵连者众,而当时尚未改制的御史台中丞也因此空缺。
朱元璋还是相信这个老伙计,便命韩国公李善长暂任此职,代管御史台,在那期间,李善长提拔了不少言官,栽培了不少心腹,其中就有李原名。
韩国公府后门,一身常服的李原名在管家的引导下,来到了后院,只见李善长手拿着鱼食,正在喂鱼。
李原名当即向着李善长行了个礼道:“弟子拜见恩相!”
“资善来了,近来身体可好?”李善长也不转头,而是再次向池塘里撒了一把鱼食,直接问道。
“劳烦恩相关心,弟子身体都好,倒是恩相,要注意保重身体呀!”
“恩!”李善长点了点头,然后将鱼食交给管家,接着转身对着李原名道:“资善此次前来所为何事?”
“前些日子,北方雪灾,陛下派遣燕王前往北方赈灾,可是燕王却……”随即,李原名将朱棣的所作所为都一一说了出来。
“哼!士大夫才是国朝基石,陛下还是这般,宁愿与那些泥腿子百姓共天下,舍士大夫的利益,去救助百姓,他真是想得出来!”听完,李善长顿时冷哼一声,这就是他与朱元璋政见的最大分歧。
朱元璋想着与平民百姓共天下,而李善长则想的是与士大夫共天下。
“恩相,那如今该怎么办?”
“其余几位都御史怎么说?”李善长捋着胡须询问道。
“如今除了几个刚进门的年轻御史外,其余人都群情激愤,几位都御史同样如此,他们都打算明日上奏弹劾燕王,替灾区百姓讨个公道!”
灾区百姓也分几种,李原名口中的“百姓”,显然没包括那些受灾的平民。
“既是大家已有公议,那你便跟着一起上奏弹劾吧!”李善长轻笑道:“也好叫陛下头疼一回,叫他知晓,他的那套是行不通的,这个天下还是要与士大夫共治!”
“恩相所言极是!”李原名点了点头,显然,他也赞同李善长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