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南北榜案发(第2页)

“这科举有弊案,此次科考不公!”

他们的呼喊立刻招来反驳,那些上榜之人正自高兴,此刻有人说这科考不公,那不是说他们的成绩是作弊来的吗?

“瞎说什么,自己才学不济,何苦怨天尤人?”

王震等人大是不忿,指着榜单道:“这榜单上的钱芸、赵田芳等人,才学能耐压根不比我等,连他都能上榜,为何我们这么多人竟无一人上榜?”

毕竟是同届考生,大家对于彼此才学,多少都有个了解,他们清楚地看到,很多学士远不及自己的人都能上榜,而北方这边全数落榜,这显然不合情理。

当即这些北方考生大嚷起来,连呼不公,更甚至,有人已嚷起重考来,而南方学子,尤其是上榜的学子们,自不会答应。

若是重考,他们的成绩岂不作废?

双方先是对骂,再是相互推搡,没一会儿就开始扭打起来。

这么多血气方刚的年轻人,所争的又是关乎后半辈子命运的人生大事,这一闹起来岂有收场?

这打闹越发激烈,没多久竟演变成两伙人对殴。

在贡院门口这般殴斗,自然惊动了院内的官员,没多久,便有考官和胥吏出来劝阻。

单论体格,考官们全都是些半老头儿,自然拉不住这些考生,可毕竟身为师长,还有些许权威,费了好大气力,终于将这两波人分开。

然而这场纷争虽被纠止,可整个事情却彻底传开了。

………………

与此同时,武英殿内,朱元璋手拿着榜单,脸色却是铁青,只见榜单上面,前面十名都是明经科的,十名之后才有了明算、明法等分科考生。

再往下统计,拢共两百八十多名上榜考生,明经科居然就占了两百多人,其余明算、明法等科就只有几十人,如此一来,这分科取士岂不是形同虚设,取了个寂寞吗?

这群科考官员简直是将自己当傻子了,朱元璋顿时怒急,想要将刘三吾等人叫来询问,这时候,只见朱标急切的走了进来,对着朱元璋说道:“父皇,大事不好了,礼部衙门外,那些士子打起来了!”

“恩!为何?”朱元璋顿时大吃一惊,连忙问道,就算科举考得不好,也不至于打起来呀!

“此次科举录取的士子只有南方人,没有一个北方人,那群北方士子怀疑科举舞弊,然后吵着吵着,就和南方士子打了起来了!”朱标快速的说道。

“什么?”朱元璋闻言,连忙看向会试榜单,为了防止同名被冒认,所以会试榜单上都标注了籍贯的。

丁显,福建建阳人;

练子宁,江西临江人;

黄子澄,江西分宜人;

………………

一长串看下去,全都是南方士子,无一个北方人。

虽然北方士子实力的确不如南方士子,但是两百多人,却无一人上榜,是个傻子都知道有问题。

“欺天啦!刘三吾他们欺咱太甚!”朱元璋眼眶通红,盯着这会试榜单,怒吼道。

“父皇息怒,科考有弥封、誊录、对读等工序,考官也难做手脚,也许这只是巧合罢了!”见状,朱标连忙劝说道。

刘三吾被茹瑺举荐入朝后,先授左春坊左赞誉,后迁翰林学士,这刘三吾算得上是东宫出来的,朱标也曾见过他,不像是那种会科举舞弊的人。

“呵呵!巧合,哪里来那么多巧合,咱看这群儒生不仅仅在抵制分科取士,还想着操纵科举,若是真让他们功成了,日后我大明朝堂上就只有南方,没有北方了。”朱元璋冷笑着说道,不过可能是经过朱标的劝说,他的怒气也没那么严重了。

朱标沉默了一会儿,才说道:“父皇,要不将刘三吾等考官叫来询问一下!”

他师从宋濂,作为传统的儒家弟子,终究不愿意将儒家想得太过于黑暗了。

“呵呵!既然如此,那就传刘三吾吧!”朱元璋见状,点了点头,他要彻底打消朱标心里对儒家的最后一丝期望。

过了好一会儿,刘三吾在云奇的带领下,走进了武英殿,当即向朱元璋行了个礼道:“臣刘三吾参加陛下!”

“刘三吾,咱问你,为何此次会试榜单上榜者皆是南方考上,而无一个北方考生?”朱元璋冷冷注视着刘三吾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