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改土归流(第2页)

何况打下麓川之后,改土归流,清查户口、丈量土地,设置府州县,再按照大明本土一样,摊丁入亩,而且只要那群土司不干预,就没有人敢于对抗朝廷,这可比在中原更容易做出政绩来。”

“你说得不错,的确该给那群土司点颜色看看,这次打下麓川,咱不仅要派遣流官去,还要让大明的百姓迁移过去,将麓川世世代代变成大明的土地!”

朱元璋一旦下了决定,便不再犹疑,心中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

夜,金陵,李府。

吏部尚书李信正笑呵呵地端着茶杯,望着其余五人道:“诸公,深夜请诸位来,想必诸公清楚本官的目的。”

礼部尚书刘仲质笑容满面,道:“李公,这种事儿你差人去我等府上送个口信就行。”

“刘公,你没见到今日朝堂上,陛下的脸色么?很明显陛下不想出兵,又不好直接拒绝,驳了蓝玉、傅友德的脸面,所以,明日早朝咱们只要稍稍推波助澜,给陛下递一个台阶下,陛下就会否了出兵的事儿。”户部尚书郭允道点了点头,说道。

兵部尚书赵仁深以为然,说道:“陛下那关好过,但是那群勋贵武将不会甘心的,蓝玉、傅友德那群人会放弃立功的机会?诸公,除了上书递奏疏,咱们还得准备好与那群武夫好好地耍嘴皮子。”

刑部尚书开济笑了,道:“好啊,本官倒要看看蓝玉他们能说出什么道理来,无非就是‘朝廷脸面’、‘天朝威仪’翻来覆去地说,蓝玉身上的功勋不少,这次急着去出征,还不是想要立功晋升公爵?哼哼,想得美!”

工部尚书赵俊点了点头,道:“若再多一个公爵,那群武夫怕是要踩到我等头上来了。”

李信静静地听着众人的话,道:“诸公,虽然吾等稳操胜券,但不可狂妄自大,该有的流程还是要有,安排些官员劝谏,再安排些官员上奏疏,吾等再上奏陛下,请陛下不要征伐麓川,损耗民脂民膏,到时候,蓝玉、傅友德等就算再主张出征,陛下也不会答应,哈哈哈哈哈!”

“李公所言不错!”几人都点了点头,李信府中的密谈,在一阵欢声笑语之中结束。

翌日,奉天殿,早朝。

朱元璋与群臣商议政务结束,都察院一御史言官便立刻站出来,道:“陛下,臣有事启奏!”

“何事?”

“陛下,麓川山高路远,穷山恶水,大军出征劳民伤财,请陛下三思,万不可贸然动大军征麓川!”言官当即说道。

今日早朝议事的时候,朱元璋没有提起麓川,这让李信、刘仲质等官员更加坚信判断,朱皇帝果然不想出兵,这御史言官就是他们给朱元璋的台阶。

闻言,朱元璋的神态平和,微微颔首,道:“嗯,关于麓川之事,诸位爱卿谁还想说?一并说了吧。”

“陛下,麓川山高水险民风彪悍,征麓川将加重我大明百姓负担,却没有多少收益。”

“思伦法固然胆大包天,然劳师远征非明智之举,还请陛下三思。”

“我大明天朝上国有容人之量,不如让思伦法交出杀千户王升的凶手,我大明便宽恕思伦法。”

……

朱元璋认真地听着群臣的意见,没有丝毫发火的意思。

见火候差不多了,吏部尚书李信走出来,恭敬地行礼道:“陛下,诸位大人所言有理,我大明连年征战,国库空虚,应让百姓休养生息,当我大明国力强盛,自然可以威服四方,不战而屈人之兵,何须让大明精锐劳师远征?”

话音刚落,永昌侯蓝玉当即站了出来,有些恼怒的说道:“李尚书,不战而屈人之兵说得容易,如今景东被思伦法攻陷,拿什么让人屈服?而且云南其余的土司也都等着看我大明的动作,若我大明不出兵,选择息事宁人,恐怕他们会跟着思伦法一起反了!”

“呵呵!永昌侯这话实在是太过于危言耸听了,思伦法只是意外罢了,云南有西平侯镇守,其他土司安敢造反?”户部尚书郭允道冷笑着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