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誓师!出征!(第3页)
一瞬间,朱棡想起了兄弟三日从就藩地归来那天,被老爹腰带支配的恐惧,他打了一个激灵,连连颔首,向朱元璋表决心,他定虚心,跟蓝玉、沐英学习行军打仗的本事。
洪武十九年,春,三月末,金陵。
朱元璋祭祀天地、宗庙、社稷、旗纛,于皇宫之中焚香设坛,宣读祝文,祈求神明护佑,申明大明起兵之原因。
“维洪武十九年三月十七日,大明皇帝臣朱元璋敢昭告于皇天上帝、后土神祇。”
“伏以天命有德,伐暴安民;乾坤朗朗,岂容逆酋肆虐!今麓川酋首思伦法,受大明皇恩,受封麓川平缅军民宣慰司宣慰使,其不思报恩于朝廷,悖逆天道,僭号逞凶!屠戮云南之黎庶,焚劫边陲之村邑。”
“老弱尽殁于锋镝,妇孺哀号于沟壑!其行若豺狼,其心如蛇蝎,上干天怒,下绝人伦!”
祭台下,主将永昌侯蓝玉,副将定远侯王弼,晋王朱棡以及文武百官齐聚,凝望着朱元璋。
过往大军出征,蓝玉也有过参与誓师仪式,不过那时他都是副将,辅佐他人,轮到自己身为主将,来参与誓师仪式的时候,蓝玉的感觉截然不同,他的肩头有沉甸甸的担子,更有抑制不住的激动,建功立业的机会终于来了!
蓝玉平生的夙愿,就是学卫青、霍去病,出兵漠北直捣黄龙,流芳百世。
这次领兵往云南征麓川,虽然与蓝玉的夙愿有差距,但蓝玉极为重视这次机会。
论功劳,论资历,蓝玉比不得颍川侯傅友德,更别提与徐达、汤和相比,故,他迫切地需要功劳,更需要一个机会,证明自己的本事不弱于他们!
当蓝玉思绪翻涌的时候,朱元璋神情肃穆,高声道。
“大明受命于天,抚驭万邦,朕本仁德,屡示怀柔,然彼冥顽不驯,屡叛屡侵,今奉天讨罪,整六师以诛不义,挥王钺而拯苍生。惟愿皇天垂鉴,助我义旅,破彼凶锋,廓清瘴疠。”
“使南疆复归宁定,黔首得沐太平。刀兵所向,惟诛首恶;草木不惊,以彰天德。”
“谨以牲醴,虔告于昊天。尚飨!”说完,朱元璋深吸一口气,缓缓地举起双手。
诵读完祝文后,会有文官将祝文抄录,送往军中,传阅于军中士卒。
随即朱元璋缓缓地转过身,云奇迈着小碎步迎了上来,将锦盒奉上。
朱元璋一步步走来,蓝玉的心便提了起来,锦盒里面,便是能调动十万大军的象征——虎符!
他取出虎符,单手交给蓝玉,道:“蓝玉啊,咱就将十万将士交给你了,此次征伐麓川,只许胜不许败!”
蓝玉举起双手,压抑着内心的激动,接过虎符,沉声道:“末将蓝玉,定不辱命!”
蓝玉受了虎符,便正式获得兵权,又经过旗纛祭祀、颁布军令,分发文书等环节,才最终到了大军依照次序开拔的环节。
轰!轰!轰!
祭旗之后,三声火炮轰响,大明永昌侯蓝玉,率领十万大军,赶赴云南!
明军开拔的时间也有讲究,由新任钦天监监正占卜,再呈报给朱元璋,前任钦天监监正贝琳落马后,新任监正小心翼翼,再也不敢踏入朝中争斗。
朱元璋与文武百官,目送大军出征,他的目光深邃,希冀蓝玉能马到功成。
文臣武将的表情也很有趣,武将大多精神百倍,一副与有荣焉的表情,文臣们不少眉头紧锁,也不知是为大明的国力而担忧,还是怕武将获得更多的权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