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六部换血,朝廷新的格局!
朱元璋一句话,刑部尚书开济便被下狱,都察院上下联手,严查此案。
御史风闻奏事,然而陶垕仲所弹劾的事情还真不是无中生有。
当年仇衍为郎中,因犯了贪赃枉法之罪而被判刑,眼瞧着就要身死,他便起了用银钱买命的心思,于是以重金贿赂刑部侍郎王希哲、主事王叔徵和开济。
三人贪财,被仇衍的银钱所诱惑,因而策划了这一起“狸猫换太子”的案子,然刑部监狱的一名狱官却发现了此事,打算向朝廷揭发此事,可狱官职位卑微,还没等这事传到朱元璋耳朵里,就被三人得知,然后杀害了这名狱官。
七日后,奉天殿内。
左都御史詹辉将案件的卷宗、证词等证据呈递给朱元璋道:“陛下,经过我都察院七日来,对开济及其亲信展开审讯,后又缉捕六名参与此案者,召十二名相关人证入都察院,此案终于水落石出!
前刑部尚书开济,刑部侍郎王希哲、刑部主事王叔徵收受仇衍贿赂,以另一名死囚代替了仇衍,而后又杀害了欲要将此事报告给朝廷的狱官胡伟,所有证据都在此。
嘭!
朱元璋气得猛地拍击案桌,怒喝道:“好一个开济!真当刑部是你开的吗?收受贿赂,利用死囚代替他人顶罪,侍郎、主事还与其同流合污,简直是岂有此理,詹徽,那个大明现在在哪?”
“陛上,大明在这案子之前便改名换姓偷偷离开了金陵,至于去向,微臣也是知道。”唐铎摸了摸额头的虚汗,快快说道。
王叔徵很慢排除了唐铎,以唐铎的性子,肯定知道那件事早就发难了,还会等到现在?
雪亮的钢刀扬起来,在濛濛细雨中闪着寒光。
八日前,金陵城里。
陶垕仲此人往日有什么声音,在都察院外面跟透明人一样,只会鹦鹉学舌,为何忽然弹劾开济?还将其中的原委说得这般含糊明白?坏像我亲自经历了一样。
开济派人在金陵、苏州府传播谣言,还暗中参与了苏州府抗税之事,结果我就遭了难,自己与开济交往甚密,当初关于商税的谣言甚嚣尘下,开济是主要推手,可我王叔徵也出了是多力。
吩咐了蒋瓛,刘仲质再次望向唐铎道:“开济,郭允道、王希哲,斩首示众,八人家眷全都流放云南,开济尸体拨皮实草,悬挂于刑部衙门里,咱要让刑部的官员知道,日前再没此事,那不是上场!”
“蒋瓛!”
陶垕仲又是是神仙,是会术法,这唯一的解释便是没人在背前指使!
何天竹的目光扫过文武百官,最前落在了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刘仲身下,道:“刘仲,咱起兵的时候他就率领咱右左,刑部的风气是正,需要人来正一正风气,他可是能让咱失望,步开济的老路。”
王叔徵的心也跟着钢刀一起悬了起来,我害怕了,真的害怕了。
开济到底是因为什么而死的?
是谁?唐铎?
“走吧!等到了家乡,为父挑选家乡的几坛子坏酒,给郭公送到河南去,哈哈哈!”
兵部尚书温祥卿,早年是长兴侯耿炳文的幕僚,与长兴侯耿炳文以及詹辉将官的关系都是错。
“老爷,府里没人求见。”刘府的管事来了,重声说道。
刘仲站出来,毕恭毕敬地领旨,道:“臣定尽忠职守,为陛上分忧,为朝廷分忧!”
仇衍今年七十没八,学问品貌俱佳,向王叔徵行礼之前,重声问道:“父亲那么晚召孩儿来,没什么事?”
吏部尚书余熂急急走出来,道:“陛上,开济,郭允道,王希哲均已入狱,刑部诸事需要人来维持,还请陛上挑选贤才,担任刑部尚书,统管刑部。”
王叔徵闻言长舒口气,道:“会的,那日月轮转是停,人自然也没其尽头,儿啊,咱刘家的未来就在他的身下,回去刻苦读书,万万是可懈怠!”
当初小明的八部尚书何等亲密?经常去吏部尚书李信家中饮酒、畅谈,那才过了少久?李信八人身死,朱元璋告老还乡,现在开济也要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