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锦衣卫站起来了!
随即,一行人从太庙回到了朱由检平日的住处,一路走下来,朱元璋和朱辰都有些饿了,朱由检连忙吩咐尚膳监传膳。
过了一会儿,饭菜端了上来,看着眼前的这些清粥小菜,一碟碎豆腐,三小碗薄薄的白米粥,肉眼可见里面的大米颗粒虽饱满,数量却稀少,哪里算得上是米粥,恐怕只是粥水,要知道这可是宫里的膳食,却连半点荤腥都没有,连个炒鸡蛋都不见。
朱辰合不拢嘴,震惊不已,朱元璋气的嘴巴一歪,刚拿起的筷子合拢在一起,重重拍在旁边的瓷碗上,发出“砰”的一声。
旁边的朱由检又深深的低下了头,嗫嚅着嘴唇,结结巴巴道:“着实对不住太祖您,如今宫里面的用度一再缩减,到了今时今日,便只剩下这些了。”
听到这话,朱元璋想骂却骂不出口,指了半天才气呼呼道:“你这个皇帝当得还不如一个百姓,让咱实在是不知该怎么说你了,罢了罢了!”
一时半会,朱元璋也懒得再同面前的朱由检置这份气,对方终究不是接受帝王之道继承而来的天子,虽说是兄终弟及,可也只是半个被养废的藩王,哪怕对方勤勤恳恳,可这路从一开始错了,便一直错了。
“你让人传旨下去,就说如今国祚艰难,群臣勋贵都应捐银为国尽力。”朱元璋挥了挥手,对着朱由检说道。
“太祖,朕之前也试过,但是他们只是随便拿了点钱打发朕!”闻言,朱由检顿时苦笑道。
“哼!捐银只是手段罢了,你让人将捐银的人,捐了多少,都记录下来即可!”说话间,朱元璋的眼中闪过一缕寒芒,他让人捐银,并非只是单纯为这宫里的用度操心思。
“子孙知道了!”虽然有点不明所以,朱由检还是点了点头,直接吩咐在养心殿里一直候着的太监徐高。
徐高连忙点头答应了下来,此时他的内心也是一个凛然,且不谈面前这朱元璋到底是不是太祖高皇帝,但太祖皇帝的手段,哪怕是这崇祯年间的太监也是听闻过的。
一个字,“杀”!
徐高下去后,面前的朱由检张着嘴想要开口,朱元璋可不给他这份机会:“当下内帑还剩多少银钱?”
“应当只有十多万两了,而且多为户部那边……所以孙儿才继续缩减这宫中的用度,还有这身袍子,也是皇后一直缝缝补补,穿了一年又一年的。”朱由检赶忙说道,表明他虽无用,但还是有这份心,虽无功但也有苦。
朱元璋听着,闭上双目。
周皇后和朱由检之间的夫妻情分,让他一时间想到了自家妹子,昔日也是同他这般相濡以沫、共度难关的,如此这般想去,朱元璋心下也觉得宽慰。
为了以防外戚做大,重蹈前朝覆辙,所以大明朝每一任皇后娘娘不得从百官权贵中选取,几乎都是从平民百姓之中挑选。
天启皇帝朱由校的皇后张嫣如此,这崇祯朱由检的周皇后亦是如此,如今看来,这份国策倒是大体正确。
“算了,这一顿先将就着。”
朱元璋咂巴了下嘴,随后又拿起碗筷继续吃。
“没问题,老祖宗。”朱辰应和了声,他倒无所谓,偶尔吃顿全素的,就当减减肥、给身体排排毒了,也安抚了一下朱由检这崇祯祖宗的心情。
三人在这养心殿里用膳。
与此同时,早早得了差事的锦衣卫都指挥使骆养性,眼冒金光,离了太庙,转瞬就已来到东华门北处——锦衣卫北镇抚司的坐落之处。
二话不说,骆养性便寻到了朱元璋这太祖皇帝口中的重臣,也正是锦衣卫的指挥同知、二把手李若琏。
李若琏忠心为国,在锦衣卫之中算是难得的实干之人,哪怕最后紫禁城破,他也是为国而亡,所以朱元璋读明史、了解这大明情况时,才记住了他,算是大明的忠臣之一了。
“拜见指挥使大人!”走进大堂,李若琏当即行了个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