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京营新军,崇祯上任(第2页)
而此次洪承畴每到一处之地,山西、陕西还有附近其余几省的官员,见到洪承畴这位五边都督前来,包括各个地方的世家大族、地方豪族,再无之前暗中阻挠刁难之举。
一个个八面来风、极尽讨好,使得洪承畴的军心似火,军队前行的速度赫然加快了数分。
……
而此时京城之内,也同样并不太平。
朱元璋行事手段雷厉风行,有了银钱,一部分充入洪承畴麾下的精锐陕西边兵,还有卢象升手下的天雄军。
这两支也同样是大明为数不多的精锐之师;另一部分则送往辽东边关,悉数交由辽东之处的祖大寿和如今依旧效忠大明的吴三桂麾下的关宁军。
他们如今可算是抗击建虏的重要力量,绝对不可或缺。
而朱元璋倒要看看,此次收了他的银子之后,这祖大寿和吴三桂究竟会有何作为。
不过这些兵权目前只是名义上属于朱家,这让朱元璋不能容忍,所以在京城之处,新军的筹备尽快提上了章程。
放眼望去,京营之处。
早已得知朱元璋动向的成国公朱纯臣,同样也在京营中占据不少权力。
还有另一人。
英国公张世泽,也参与着京营的不少事务。
此刻他们两人看着面前京营的数万人马,名册上足足有近三万有余乃至更多,可实际上满打满算,也就不过只有一万五千余人而已。
“这哪里是吃空饷,完全是要砍了我们的脑袋!怎么办?英国公?”
成国公朱纯臣只觉得内心发怵,一脸慌乱无比,看着面前勉强称得上是大军的京营一万五千多人,只觉得他的小命快要不保。
“若想凑足京营的编制这三万余人,恐怕只能发动我们武将勋贵各家各户的私兵、家丁,还有那些可战之人,包括之前吃进去的空饷,恐怕这一次全都得吐出来。”
英国公张世泽由于吃空饷不多,再加上他胆子也没成国公朱纯臣这些人大,所以此刻说起话来格外轻松。
英国公张世泽乃是世袭之位,军事才能一般般,但为人谨慎,哪怕史书记载也从未卷入过重大贪腐案件。
在这崇祯年间的武将勋贵中,绝对算得上是本分的老实人。
可听了这话,成国公朱纯臣只觉得牙疼,脸一阵阵抽搐。
这么多年吃的空饷,一年不得有个几万两,这算算好歹都有七八年、将近小十年了,那这可又是几十万两的支出。
单单他成国公朱纯臣都老大舍不得了。
之前才刚刚捐了八万两,现如今又来?
这是要把他成国公府的家底给搬光。
看着朱纯臣的表情,张世泽便已明白他的心思,意有所指、幸灾乐祸般地说:“成国公,莫忘了之前的嘉定伯,这可是明明白白的前车之鉴。”
“若是当下在这儿,吃进去的吐出来,或许陛下还能网开一面,或许这京营都督的职务也还能够拿得住。”
“我武将勋贵一派,太祖归来,自是也能做得洪武开国年间那风光满面的样子,届时那些文臣、所谓的内阁阁老,恐怕也只能如同先辈们在我们勋贵面前仰人鼻息了,这才是真正的威风,这才是真正的传家之法啊!”
“知道。”
成国公朱纯臣没好气地说道。
他也不傻。
一想到奉天殿上所拿的那些御史言官。
他这几日可是连觉都没睡好的。
……
紫禁城内的乾清宫,一共摆放了两张御案,一东一西。
东岸则是由朱元璋处理全国政事,西岸则是由崇祯朱由检辅佐政事,同样也学习太祖治国之道。
谁让如今的大明一朝是双日同天,所以在这乾清宫内才有了这般的布置。
“英国公张世泽、成国公朱纯臣、魏国公徐允祯……”
朱元璋目光微凝,看着手上的这一份勋贵一派的名单目录,从字里行间之内这才勉勉强强挑出了这三个勉强可用之人。
成国公朱纯臣,是贪心之辈;张世泽勇猛,却是勇而无谋之人;就一个徐允祯,还算是有些才能,不过如今却是留在了南京之处,负责那边的勋贵事务和部分防务,虽无大功却有小功,对稳定南方局势有了一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