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鱼拌饭酱 作品

第229章 亩产万斤,神物!(第2页)

“哈哈哈哈。”

“既是如此,就更该为太祖皇帝、为陛下分忧才是。”

秦良玉方才震惊的面庞逐渐回神,面色一正,继续大声说道。

而这一刻,麾下的将领顿时收起了那嬉笑的嘴脸,各个面色一肃,中气十足地大声喝道:“谨遵将军之令。”

秦良玉能从他们的神情看得出。

这一次身边的这些人是心甘情愿的,而非是之前那般只是听从她的命令在做事而已。

想到这里,秦良玉走出驿站,遥遥望向那京城之处的方向,内心暗暗自语:“太祖皇帝归来,大明有希望了。”

同样有希望的。

还有此刻已然被困在甘肃一带大城之内的明末第一良将曹文诏。

曹文诏如今虽非祖大寿那般的大明辽东总兵,却也算得上是一地总兵,若是论官职品级,两人可谓旗鼓相当。

在军伍之内更是皆以骁勇善战著称。

之前镇压陕西农民起义,就连崇祯朱由检也是大为看好,所以才有了重兵支持。

只是在近几个月以来,终究还是和起义军激战一番,虽说自身战斗力高歌猛进,可敌军人数太多,只能暂时退守在目前所居的高墙大城之内。

原以为各处援兵不可能抵达。

他们这些人只能在这城中默默等死,做一代忠魂,可谁曾想,短短数月,大明朝的局势似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漆黑的夜,繁星密布,如同星罗棋布一般,述说着当今天下的局势。

而在这城墙之上,夜风袭来,风声吹得猎猎作响。

曹文诏负着双手,蓄着胡须,身着轻甲,头盔也戴在头上,身旁左右的亲兵心中也是感慨万千。

就在这短短数月之内。

他们可是亲眼目睹城外的敌军数量从足足七八万,到如今只剩下了不到四万,那些庞大的敌军数量直接削减了近一半左右。

而这全都是由于太祖皇帝之名,甚至还有在京城之内所下达的一道道朝令。

其中有些诏令更是令人难以置信、甚是怀疑,可在如今的大明,还有什么事情比朱元璋死而复生更令人难以置信、更让人怀疑?

如此神迹降临,使得接下来的其他“神迹”也显得理所应当了?

“亩产千斤,天降神物,自此之后我大明便不会有什么灾荒,生灵涂炭、饥饿遍野之事也将不复存在。”

曹文诏听着他好不容易派亲兵在城外那些流民群中打探得来的消息,脸上的表情也是渐渐变幻不止。

玉米、土豆、红薯还有水稻,这些农作物有的他听过一两句,有的却是前所未闻、见所未见。

而朱元璋在京城之中所下的诏令还是那般通俗简单、易于理解,百姓们都能听得懂:“咱这明太祖如今从仙界归来,降临于这天地之间,见百姓遭天灾人祸,生灵涂炭,特带来这仙界之物。”

“大量的良种即将由各处官府全部下发,可亩产千斤有余,甚至若是精心培育,更高产量,三千斤、五千斤、八千斤乃至万斤也不是没有希望。”

“各地四处百姓尽数归家,此前之罪尽皆大赦。”

有了生的希望,不再是死的绝路。

还有着太祖皇帝朱元璋这疑似仙人般的诏令而下,大量的百姓不愿再作为叛乱之人继续存活,一个个的,尤其是当地的百姓,还是选择离去,回到他们的家乡,等待着官府下发的良种。

最可怕的是,那些原本悭吝如同周扒皮一般的各处地方豪族、世家大族,居然也全都成了普济天下的大善人。

各家各户拿出粮食,主动来救济灾民。

虽说要签订一些契约,但何尝不也是缓了大明当下的危机,救了这些流民百姓的性命?

“将军,我们何时突围?”

身旁的亲兵问道。

曹文诏笑了一声,看着大城下方那些流民军中似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兵变,嘴角微微勾起一丝笑意:“就在今夜。”

他目光一扬。

下一刻所率领的近八千大明之军就如狼似虎一般扑食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