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徽商亡!新党出(第3页)
谁也不敢玩忽职守。
旁边的监军太监王德化可不是瞎子,会把他们的所作所为、言行举止记录在案,日后到了京城,全都要交到宫里面去。
那可是会影响仕途的。
江南之处,徽商被解决,东林书院被封。
东林党只剩下小猫两三只,要么在那桑野之间躲藏,要么便是被关入了江南之处的大牢,要么便也是投靠到了新军这一边。
无非也就是这三条路子而已。
《大明日报》也是在这段时间借着徽商还有这些东林党官员的银钱,顺势开遍了江南南北,苏州府、无锡、浙江还有几乎大半南方,全都是有了《大明日报》的身影。
同时,一个个报童再次上街。
过了一月之后,口中继续吆喝着:“误国误民,险恶东林。”
“如此毒瘤国之大害,今日天下白。”
“雄鸡一叫天下白,我大明重新醒来了。日后百姓安居乐业,社稷安稳万宁。东林党派彻底解散,我大明百姓终于吐出一口恶气。”
“太祖皇帝来了,青天来了,我大明的盛世将至。”
报童们在大街小巷不断叫喊穿梭。
他们可有着如今风头正盛的《大明日报》还有京营新军的背书,所以无人敢得罪,那些地方的小帮小派更是大老远便绕了开来。
若只是这些口头上的宣扬口号,或许还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反响。
可随着江南之处被平定,本就在京营新军前来江南之后过了近半月光景,在京城之处早早出发的工部官员,将工部保存好的第一批以及第二批的粮种。
齐齐运往江南之处。
在《大明日报》和成国公朱纯臣以及前户部尚书张凤翼他们二人为首的努力之下,原本徽商余下的底子还有基本盘,包括各种各样的上下游渠道,一一展开,很快就已是同各处的官府衙门大力配合。
使得这些粮种全都发放到了江南多个地方。
乡下的老农看着手中的粮种,听着面前村里里正的话,脸上满是震惊:“里正,你该不会是在骗咱老汉?就这么个粮食,能够亩产三千多斤?”
其他的村民们也都一一发出疑问:“这世上哪有这种粮食,你能不能别跟我们开玩笑?”
“谁跟你们开玩笑。”
这里正是官府新任命的,走的自然是朱元璋在洪武一朝早就定好的皇权下乡的国策,如今这些里正也自然是官身。
反正如今江南之处大破大立,没了东林党,官员们更是大半入狱,那些和徽商有联系的地方豪族、世家大族,更不敢在这风口浪尖出来作妖,所以朱元璋自然要将江南之处各种各样的崇祯一朝新政接连推行开来。
自古以来,改革新政无不流血。
而最好的时期,一种便是开国年间,另外一种便是这王朝末年,但无论是哪一种,推行新政的帝王之人,必定要有极大的魄力,绝不可半途而废,而且手中的兵权一定要够多,刀子也一定要够锋利,否则半途而废才是常态。
不过幸好这两者朱元璋统统都有,自然是要把江南之处好好改造一番的,错过这个店可没这个门了。
“那可是太祖皇帝他老人家从天上带下来的,亩产三千斤,绝对的。一个个要是还想饿着肚子可以不种。”
里正没好气地说,但接着,这里正是村里有着几百亩良田的人,直接让他家里的长工还有雇农,将这些粮种全都种了下去。
村民们一个个也不傻。
见到村里的里正如今大小也是个官,还有那些地主员外也通通将这粮种种下去,一个个哪里不明白,这真是天上掉馅饼的大好事。
他们可能是傻子,但这已然当了官的里正、村长,还有那员外大老爷们,包括村里的秀才,还有以此避祸的举人,怎么可能还会是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