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鱼拌饭酱 作品

第237章 土豆饼!太子朱慈烺(第3页)

将那土豆饼放在手心,微微摩挲,触感不错,再往口中微微一咬,慢慢咀嚼一阵,柔香味传来的同时,那柔软的口感。

连他这把老骨头也都能吃得特别津津有味。

不过是几个土豆饼下肚。

他这老身子便也觉得有了些力气。

“粮食有了,大明中原之处便不再乱,李自成、闯王高迎祥、张献忠,还有那其他什么几大王、回回这些人,恐怕便只有败落一途了。”

“此次我温家虽是选择了先行投靠,但能够支持太祖皇帝的新政,我温家或许才能够真正地屹立不倒。”

在如今这崇祯八年间。

他温体仁堂堂内阁首辅,可绝没有什么投靠后金的心思。

在大明,他是内阁首辅,文臣之首,投降那后金,后金之人又能给与他什么?

可笑得很。

也就是大明此前本就到了这王朝末年,官场之间、士绅之间,还有这百姓四处遭灾,所以才让他这位阁老认为大明将亡了。

自古以来,王朝末年皆都如此。

此前他温体仁的想法,不过也就只是顺势而为,抓住机会而已。

而如今放眼天下,还有什么比这宫里面的太祖皇帝朱元璋更大、更稳妥、更万无一失的机会?

将土豆饼吃完,腹内也是彻底饱了,温体仁拿来手绢轻轻擦拭嘴角。

想了一想,温体仁徐徐开口:“之前捐的银子还是少了,早知今日的话,昔日应该捐更多,一骑绝尘,如此才是我温家更大的机会。”

单单这么一个土豆作物,便胜过原本的那些粮食万分,也就是如今国库艰难的特殊时期,所以才免费下发。

等到来日这土豆作物,想必定是能一本万利,赚得盆满钵满。

他温体仁又怎看不出来这其中的商机?

而土豆尚且如此,还有那工部的另外玉米、番薯,甚至说不定这太祖皇帝还从那仙界又拿来了什么其他的神奇之物。

“内务府那边不是在发卖蜂窝煤吗?”

“如今虽已过冬,但老夫也未尝不可以掺上一脚。”

温体仁暗暗思索。

……

京城的另外一处,京营之内。

知晓了江南那般大的动静,朱由检眼红得很,恨不得此刻立刻飞奔到江南之处,一脚踢开成国公朱纯臣。

然后他这个皇上御驾亲征,好好地展现一下大明的风采。

可如今,再怎么后悔也绝不可能了。

他从这京城之处赶到江南,恐怕江南的事早已落幕,无非也就是白跑一趟而已。

有那个功夫,还不如继续训练这些京营新军。

如今在这京城之处,四处的军队也都开始陆续提上训练进程,并非如同新军这般苛刻,但也绝对要恢复洪武一朝、太祖年间的军威。

这一方面绝不能再继续荒废下去。

有了充足的银钱,做什么事自然都不会再被束缚住手脚了。

也就在朱由检胡思乱想、神游天外之时。

乾清宫内,朱元璋正在处理政务,而那本该由朱由检处置政务的案台,此刻早已被太子朱慈烺给占了去。

当然,不是他这太子的胆子有如何一般的大。

而是朱元璋亲自开的口。

在朱元璋看来,朱由检这崇祯一朝的天子,连帝王之道都太过稚嫩粗糙,又怎能培养教育好他朱家的下一代?

所以只能亲自上手。

往日之时,朱慈烺待在朱元璋身旁,模仿着崇祯朱由俭年幼时的读书明理,勤奋刻苦,笔耕不停,也算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知晓如今国朝艰难。

他有着父亲朱由检年幼时的几分韧性,如同一块海绵不断吸收知识、强大自身,所以使得朱元璋这个太祖皇爷爷对这后代也都极为看好。

虽然比不上他的好大儿朱标,但也算是勉强能够跟那洪武一朝他朱元璋的皇长孙朱雄英比上一比了,可今日朱慈烺明显心不在焉,朱元璋提醒了好几回,他通通走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