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鱼拌饭酱 作品

第241章 袁崇焕之死!(第2页)

朱元璋听后宠溺一笑,似是他也这般认为。

古往今来,皇帝大抵都是如此。

离了乾清宫,御马监掌印太监方正化来到司礼监王承恩面前,递交了他的述职情况。

“太祖皇爷方才吩咐了的……”

“方公公既是被太祖皇爷给瞧中了,到了那江南之处,可得好好做事。”

王承恩接口道,“咱这些阉人,遇上陛下委以重任已是极大的幸事,再遇上太祖皇爷这般的人物,我们这些阉人也能再过上几十年的好光景了。”

“这好日子要珍惜。”

王承恩身为宦官之中的头号人物,行事向来周全。

此刻的他,在宫中权势极大。

不仅管理东厂、打理偌大的后宫,连太监监军一事也都涉及,哪怕那监军太监王德化、曹化淳等人,名义上也都由他王承恩管辖。

甚至如今的王承恩,论起朝堂之间的权势,比起内阁首辅温体仁恐怕也不遑多让。

“还请公公放心,此番下江南,奴婢定会竭尽全力。”

方正化微微点头,又表了一番忠心,这才开始在宫里面着手准备。

那江南之处的徽商本就负责盐引,所以这精盐之法推广过去,正好可以将其产业横扫一空,随后便能将这天下盐利充入国库、归入皇家内帑。

对付徽商用的是精盐之法,而对付中原之处刚被拿下没多久的晋商。

范家还有其余晋商留下的一大片空白市场,用的则是其他的精妙办法。

带着朱元璋的吩咐,工部尚书刘遵宪在这一日破天荒邀请了浙党之首、内阁首辅温体仁来到他的衙门。

工部最东处有三处别院相连,周围还包了数十亩良田,以此来做各种各样的实验。

如今的工部极为兴盛,得太祖皇帝朱元璋的垂青,再加上此前有精盐、蜂窝煤还有大土豆、红薯、玉米等物都是在工部之内流传而出,使得工部尚书刘遵宪的地位直线拔高,在朝堂上说话的底气也足了。

连面对内阁首辅温体仁也能勉强不怂了。

“温阁老,此次太祖皇爷对温阁老可是寄予重望的。”

刘遵宪在前领路,身后跟着的并非只有温体仁一人,还有浙党中的兵部尚书张凤翼、兵部侍郎杨嗣昌,包括另外一位内阁大学士熊应元。

既然要让浙党来接手接下来的晋商市场,朱元璋自然不可能让温体仁一人独行,得让整个浙党全部心服口服,才能更方便展开他的下一步计划。

到了工部的一个项目实验场地,高温的火炉正在炼铁,火浪滚滚,大老远便能感受到重重热浪。

稍靠近一些,额头便布满汗渍,身上的衣物几乎要与皮肤粘在一起。

堪堪到此的内阁首辅温体仁眉头轻皱,身后的兵部尚书张凤翼便再也忍不住了。

“刘尚书到底是什么章程?

知晓你们工部如今发了大财,比户部都还有银钱,可也不用如此托大?

这是给我们几人一个下马威?”

张凤翼双手抱臂,驻足停留于此。

其他几人的目光也都悄无声息打量过去。

“下官哪敢,就算敢开你张尚书的玩笑,难不成还敢开温阁老的玩笑?”

刘遵宪赔笑道,“不过太祖皇帝吩咐之物便在前处,还请温阁老再继续忍一忍。”

对兵部尚书张凤翼。

他刘遵宪没什么好怕的,但对于温体仁,终究还是要给上三分薄面。

“走。”

温体仁淡淡开口。

这下,还未发声的内阁大学士熊应元也闭上了嘴。

一行人来到实验场地深处,才看到附近的工匠还有其余工部之人正热火朝天地做事。

他们才是离热源最近的人,附近的高温将他们的皮肤映照得似红似火,豆大的汗珠从额头止不住往下滴。

“滴答滴答”落在地上,汗衫早已浸透,可依旧喘着粗气不停忙碌。

但他们虽如此辛苦,面上却是红光满面,带着浓浓的兴奋之色。

恐怕遍观数朝史书,除了那位天启皇帝朱由校略微对工部施恩一二外,再未有其他帝王天子如当今死而复生的太祖皇帝朱元璋这般对工部如此开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