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崖洞主 作品

第62章 水车部件,逐步完成

丫丫的病情,在张大山采回的草药和全家人的精心照料下,终于奇迹般地稳定了下来。虽然依旧虚弱,需要静养,但至少高烧退了,咳嗽也减轻了许多,人也清醒了过来。

这场突如其来的危机,如同乌云过境,虽然留下了惊悸和后怕,但也让这个家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了一起。

看着女儿日渐好转的小脸,张大山悬着的心,总算是彻底放回了肚子里。

他也终于能够腾出更多的精力,去思考和推进那个寄托着全家未来的大计划——建造龙骨水车。

这次丫丫生病,更加坚定了他要尽快改变家庭处境的决心。

只有土地丰收,粮食充足,家底殷实,才能更好地抵御未知的风险,才能让孩子们健康成长。

而水车,正是实现这一切的关键。

他找来几块相对平整的木板,用木炭笔,将脑海中龙骨水车的结构图,更加细致地绘制了出来。

长长的龙骨水槽需要多少节木板拼接?

每一节刮板的尺寸应该是多少?

连接刮板的链条是用木头做还是藤条做更耐用?

上下两端的轮轴直径和齿数如何匹配才能最省力?

驱动装置是用手摇还是脚踏更合适?

每一个细节,他都反复推敲,仔细计算。

《天工开物》里的图谱给了他基础框架,但具体的尺寸和材料选择,必须结合他手头的资源和工具条件来定。

这不仅仅是记忆的复刻,更是因地制宜的再创造。

当一张张虽然粗糙、但结构清晰的部件图纸摆在面前时,一个庞大的、精巧的提水机械轮廓,已经初具雏形。

接下来,便是化图纸为实物的艰苦过程。

他将任务进行了分配。

力气最大、性子也最沉稳的铁牛,负责砍伐、搬运和初步处理那些需要用来制作龙骨、轮轴等大型部件的木材。

脑子活络、手也相对灵巧的石头,则负责制作链条、刮板这些数量多、但相对小巧精细的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