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无偿供水,凝聚人心(第3页)
他们对张大山的看法,也在悄然发生着改变。
原来,这个张大山,不仅仅是有本事,有脾气。
他还有担当,有良心。
在全村都陷入困境的时候,他没有像刘员外那样囤积居奇、见死不救。
也没有像村长那样只会求神拜佛、束手无策。
他用自己挖出来的井,实实在在地,给了大家一条活路。
这种对比,是如此的鲜明,也如此的震撼人心。
当然,也并非所有人都心存感激。
那些被排除在供水名单之外的人家,尤其是老宅那边和刘员外的几个狗腿子。
看着别人家都能从张家打到救命水,而自己却只能眼巴巴地看着,或者去更远的地方争抢那点浑浊不堪的死水潭。
他们心中的嫉妒和怨恨,更是如同野火般疯长。
“凭什么不给俺们水?”
“都是一个村的,他张大山凭什么搞特殊?”
“肯定是记恨上次的事,故意报复咱们呢。”
“不行,这事不能就这么算了。得去找村长说道说道。”
孙二等人,便不止一次地跑到张有德那里去哭诉、告状。
试图让村长出面,逼迫张大山“公平供水”。
张有德对此也是头疼不已。
他既不想得罪大多数领了张大山恩惠的村民。
也不甘心看着张大山的威望因为这口井而日益高涨,甚至超过自己。
但他又实在想不出什么有效的办法来制约张大山。
只能含糊其辞地应付着,暗地里却也对张大山那口“独家水源”更加眼红和忌惮了。
就这样,在持续的干旱之中。
张家院门口那口日夜不息涌出清泉的深井,以及那每日早晚两个时辰的“有限供水”。
成了青石村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它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人性的善恶美丑。
也像一杆秤,称量着人心的向背离合。
那些得到救命水的村民,对张大山一家自然是感恩戴德,言语间充满了维护和赞扬。
渐渐地,以张河、赵婶、钱大爷等几户人家为核心。
村里形成了一股虽然松散、但却坚定的、支持张大山的力量。
他们在各种场合,都会主动为张大山说话,驳斥那些不实的谣言,讲述张家的不易和恩情。
像一堵无形的墙,为张家挡去了不少明枪暗箭,也让那些心怀不轨的人,不敢再像以前那样肆无忌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