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磨盘精修,米面提质(第2页)
他先是让铁牛把那引水高槽的闸门给关了,让水轮停了下来。
然后,几个人合力,用粗壮的木杠子和绳索。
小心翼翼地,将那两扇沉重无比的巨大石磨盘,从磨座上给拆卸了下来。
抬到旁边一块平整的空地上。
众人围拢过去一瞅,都是暗暗心惊。
只见那原本还算平整光滑的磨盘接触面。
如今已经是坑坑洼洼,布满了大大小小的划痕和凹陷。
有些地方,甚至还出现了几道细如发丝的裂纹。
而那些用来研磨谷物的磨齿,更是被磨损得不成样子。
大半都变得又浅又钝,有些甚至都快要磨平了,失去了原有的锋利。
也难怪这磨坊最近出粉又慢又粗,还老掉石末子。
“爹,这……这磨损得也太厉害了吧?”柱子瞅着,忍不住咋舌。
“这才用了几个月啊,咋就成这样了?”“这水力推磨,劲儿大,转得也快,自然比那人力畜力的要费磨盘一些。”张大山解释道。
“不过,这也是好事。说明咱们这磨坊,生意兴隆,没少给大家伙儿出力。”
“只是,这磨盘啊,也跟那地一样,得时常‘养一养’,‘调理调理’,才能用得长久,也才能磨出好米面来。”
他让铁牛去铁匠铺,把他之前特意打制的那几套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钢凿和锤子都取了过来。
又让柱子,寻了几块质地坚硬、也相对平整的细砂岩石板,作为“磨石”备用。
然后,他便亲自上手,学着那《天工开物》里头记载的“调理石磨之法”。
先是用那最细的钢凿,小心翼翼地,将磨盘接触面上那些个因为磨损而产生的凸起不平之处,一点点地凿平、修整。
这个活儿,极其考验眼力和手上的准头。
力气大了,容易把磨盘给凿坏了。
力气小了,又凿不掉那些坚硬的石刺。
张大山干得是一丝不苟,额头上很快就渗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
铁牛和柱子,也在一旁,学着父亲的样子,帮着处理那些相对平缓一些的区域。
耗费了大半日的功夫,总算是将那两扇磨盘的接触面,都给重新修整得相对平整光滑了不少。
接下来,便是更关键的一步——重新开凿磨齿。
这磨齿的门道,可就大了去了。
张大山知道,不同的谷物,其颗粒大小、硬度特性都不同。
要想让石磨的研磨效率最高,出粉品质最好。
这磨齿的形状、深浅、走向、以及排列的疏密,都得有讲究,不能一概而论。
他根据青石村目前主要加工的稻谷、小麦、粟米等几种谷物的特点。
又结合着《天工开物》里提供的几种经典的磨齿图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