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崖洞主 作品

第287章 技术培训,统一标准(第2页)

花儿也不急,也不恼。

她会耐心地,一个一个地,手把手地教。

帮她们调整纺车的速度,纠正她们手上的姿势。

直到她们纺出来的麻线,都能勉强达到要求为止。

光是这纺线的活计,就足足教了三四天。

接下来,便是更复杂的织布了。

柱子带着他那些个学徒,已经连夜赶制出了十台崭新的织布机。

这些织布机,都是按照张大山画的图样,又结合了花儿平日里使用的一些心得,进行了改良的。

不仅比村里那些老掉牙的家伙什要省力得多,织出来的布,也更平整,更紧密。

花儿先是教大家伙儿如何上经线,如何穿综,如何引纬。

这些都是最基础的活计,倒也难不住这些平日里就做惯了针线活的妇人。

最难的,还是那织造过程中的“手眼配合”和对布匹“疏密均匀”的把控。“这打纬的力道,得使得巧,不能光使蛮力。”花儿一边在织机前演示,一边说道。

“轻了,那布就松松垮垮,不耐穿。重了呢,又容易把经线给打断了,还费料。”

“还有这脚下的踏板,也得跟手上配合好了。什么时候该踩哪个,什么时候该松哪个,都得记清楚了,不能乱了章法。”

她还特意把自己琢磨出来的几种简单的提花纹样,比如那“十字纹”、“回字纹”、“水波纹”之类的。

也仔仔细细地,画在了几块小木板上,挂在织机旁边。

让那些学得快的姐妹们,可以照着样子,自个儿先慢慢地琢磨,慢慢地试。

周文轩呢,也没闲着。

他瞅着花儿每日里教得口干舌燥,嗓子都有些哑了。

心里头也是心疼。

便主动提出,要帮着花儿,把这些纺织染色的关键技术要点和操作流程。

都用文字和简单的图示,仔仔细细地记录下来。

他找来几张“青石竹麻纸”,又借了小山那方好砚台和几支上好的狼毫笔。

每日里,等花儿教完了课,便会拉着她,把今日所讲的内容,都一五一十地,让他给记录下来。

遇到那些光用文字说不明白的,比如那纺车上某个部件的巧妙构造,或者那织机上综片穿引的复杂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