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崖洞主 作品

第331章 府台巡查,青石献宝(第2页)

“咱们要让知府大人看到的,是一个勤劳朴实、生机勃勃、勇于创新、敢于实干的青石村!”

张大山这番话,说得是在情在理,也让那些原本还有些慌乱的村民们,渐渐安定了下来。

他们都信服张先生的见识和安排。

于是,在接下来的几天里,青石村并没有像其他地方迎接大官那样,搞得鸡飞狗跳,人心惶惶。

村民们依旧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只是,每个人的脸上,都多了一份难以掩饰的期待和自豪。

他们都在暗暗憋着一股劲儿,想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在那位即将到来的知府大人面前。

数日后,一个秋高气爽的早晨。

南阳知府钱敬的车驾,在青阳县令王大人的亲自陪同下,以及一队威武的府衙护卫的簇拥下,浩浩荡荡地抵达了青石村的村口。

张大山带领着张小山、周文轩,以及村中几位德高望重的耆老,早已在此恭敬等候。“草民青阳县青石村张大山,率合村老幼,恭迎知府大人、县尊大人莅临!”张大山躬身行礼,声音洪亮而不失恭敬。

钱知府年约五旬,身着四品官服,面容清癯,目光锐利,颌下留着一部打理得一丝不苟的短须,自有一股久居上位的威严气度。

他微微颔首,目光在张大山身上停留了片刻,又扫了一眼他身后那些神情恭谨却不卑不亢的村民,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

“张老先生不必多礼,本府今日前来,乃是听闻青石村农事技艺多有创新,特来观摩学习,也是为体察民情而来。”钱知府的声音温和,却也带着几分官场特有的威仪。

王县尊也在一旁笑着引荐:“府台大人,这位便是献上曲辕犁的张大山老先生,他身旁这位,便是去岁乡试的解元,张小山。”

“哦?原来这位便是张解元。”钱知府的目光转向张小山,仔细打量了一番,“果然是年少有为,一表人才。你那篇《农桑水利策》,本府也曾拜读,见解独到,颇有实干之风啊。”

“府台大人谬赞,晚生愧不敢当。”张小山连忙躬身应道,心中却也暗暗惊喜,没想到自己的策论竟然也入了知府大人的法眼。

简单的寒暄过后,钱知府便在张大山和王县尊的陪同下,开始在村中巡视。

他们首先来到了村东头那片新开垦的“劝农试验田”。

几架崭新的曲辕犁,正由几位经验丰富的老农熟练地操作着,在预留的空地上进行翻耕演示。

那犁铧破土的声音,耕牛轻松的步伐,以及翻耕后那疏松平整的土地,都让钱知府看得是连连点头。

他甚至亲自下到田间,拿起一把曲辕犁,在农人的指导下试着耕了几步,亲身体验了其省力高效的特性。

“好!好犁!”钱知府抚着犁把,由衷赞叹,“王县令,这张解元所献之犁,果然精妙绝伦!本府观之,比之旧犁,确有省力过半、深耕数寸之奇效。若能在我南阳府境内广为推行,于农事而言,实乃一大福音啊!”

王县尊连忙躬身道:“府台大人明鉴,下官已在县内部分乡镇试用此犁,皆言此犁乃农家之宝,百姓无不称善。”

接着,一行人又来到了村中的水碓磨坊。

看着那巨大的水轮在清溪的推动下,带动着沉重的石磨飞速旋转,将一袋袋谷物源源不断地磨成雪白的米面,钱知府更是啧啧称奇,对这水力利用的巧思赞不绝口。

“此水碓之巧思,想必也是出自张老先生之手吧?”钱知府看向张大山,眼中带着探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