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崖洞主 作品

第332章 天子闻奏,御赐嘉奖(第3页)

宁宣宗听了两位重臣的意见,心中更是欢喜。

他当即拍板:“好!就依两位爱卿所言。”

“着工部即刻遴选干练官员,组成查验小组,携带朕的旨意,火速前往南阳府青阳县青石村,务必将这曲辕犁的制作之法,详详细细地给朕学回来!若有必要,可将那张大山请至京城,入工部听用,专门负责此事。”

“若此犁确有奇效,工部当不惜工本,尽快仿制,并在京畿及各州府,选择良田进行试种推广,务求让天下农人,都能早日用上这等利器!”

“至于那献犁有功的张大山……”宁宣宗沉吟片刻,眼中闪过一丝赞赏。

“此人虽是一介布衣,却能心怀社稷,研制出如此利国利民之器,实乃我大宁朝之福啊。其不图私利,献宝于国,此等高义,当为天下表率。”

“传朕旨意:赏张大山‘奉公守法,利农良民’之称号,赐黄金百两,御用上等绸缎百匹,另赐‘尚方宝犁’一柄,以示恩宠。”

“再者,朕亲笔御书‘天工巧匠’金匾一块,赐予其家,悬于门楣,以彰其功!”

“其所在的青石村,免除三年赋税徭役,以示皇恩浩荡!”

“其子张小山,虽年少,却有此见识,策论亦佳,且有献犁之功,着吏部记档,待其春闱之后,若能金榜题名,可酌情擢用,委以重任。”

这番赏赐,不可谓不重。

黄金百两,绸缎百匹,已是寻常官员难以企及的恩赏。

那“奉公守法,利农良民”的称号,更是对其品行的官方认证。

而那块御笔亲书的“天工巧匠”金匾,更是无上的荣耀,足以光耀门楣,庇荫子孙。

更别提那全村免赋三年的优待,对于一个刚刚摆脱贫困的小山村来说,简直就是天降甘霖,能让村民们缓过一口大气,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生产和发展之中。

圣旨一下,朝野震动。

谁也没想到,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乡野农夫,竟然能凭借一架小小的犁具,获得如此浩荡的皇恩。

这“曲辕犁”和“张大山”的名字,也一下子,从南阳府传遍了整个大宁朝的官场和士林。

消息以最快的速度传回青阳县,王县尊和钱知府自然是与有荣焉,脸上都乐开了花。

他们知道,自己这是慧眼识珠,举荐有功,将来在吏部的考评簿上,定然会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而当那捧着圣旨和御赐金匾的钦差大臣,带着浩浩荡荡的仪仗,一路敲锣打鼓,来到偏僻的青石村时。

整个村子,都彻底陷入了一片难以置信的狂喜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