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崖洞主 作品
第380章 推广良种,劝课农桑
清溪县的“授田大会”,在百姓们的感恩戴德和欢呼声中,落下了帷幕。
但张小山知道,这仅仅是开始。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分给百姓土地,只是让他们有了饭碗。
教会他们如何在这碗里装满饭,甚至装上肉,才是他这个县丞,真正要做的大事。
没过几天。
在县城郊外那片最是肥沃的官田上,一座崭新的、用篱笆围起来的巨大农庄,便拔地而起。
农庄的门口,立着一块由李知县亲笔题写的木牌。
上书八个大字——“清溪县农事试验田”。
这天一早。
数百名刚刚分到田地的农户代表,被请到了这里。
他们看着这片被规划得整整齐齐、沟渠纵横的试验田,眼中都充满了好奇。
张小山没有穿他那身青色的官袍。
而是换上了一身方便活动的短打劲装,脚上踩着一双沾着泥土的布鞋。
他看起来,不像个官老爷,反倒更像个经验丰富的老农。
他站在田埂上,对着聚拢而来的乡亲们,朗声说道。
“各位乡亲,分到地,只是有了饭碗。”
“要想把这碗里的饭装满,甚至装上肉,就得学着把地种好。”
“今天,本官就在这里,给大家伙儿介绍几个能让地里多打粮食的‘新宝贝’。”
他说着,让刘书吏和几个衙役,抬上来了两个大麻袋。
一个麻袋里,装着本地农户常用的、干瘪瘦小的稻种。
另一个麻袋里,则装着一颗颗颗粒饱满、色泽金黄的、从青石村运来的优良稻种。
“乡亲们请看。”
他抓起两把不同的稻种,放在众人面前。
“好种出好苗,好苗结好粮。”
“你们说,这两种种子,哪一种能长出更多的粮食来?”
这个对比,是如此的直观。
所有人都看出了那优良稻种的好处,纷纷发出惊叹。
“这……这张相公家的种子,咋长得跟金豆子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