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崖洞主 作品

第481章 翰林论战,智对群儒(第2页)

“那张家之学,虽有小用,却终究是……旁门左道,难登大雅之堂。”

听着这些议论,小山的脸上,却始终带着平静的微笑。

在陈阁老讲完,并询问在场众人“可有异议”之时。

在所有人都以为,这件事,就将以“青石之学”被批得体无完肤而告终之时。

张小山,缓缓地,站了起来。

他先是对着陈阁老,恭恭敬敬地,行了一个弟子之礼。

“陈阁老,学生,有惑,想请教先生。”

所有人的目光,都瞬间,聚焦在了他的身上。

“讲。”陈阁老的脸上,带着一丝居高临下的淡然。

“先生方才所言,‘德’为治国之本,‘道’为万物之源,学生,深以为然。”

小山的开场白,让所有人都吃了一惊。

他没有反驳,反而,先是肯定了对方的观点。

“只是,学生愚钝。”他继续说道,“学生一直在想,何为‘道’?何又为‘德’?”

“圣人说,道,在天地之间。”

“可这天地,又是何物构成?”

“是山川,是河流,是风雨,是雷电。”

“不识山川之脉络,则不知如何兴修水利,此为‘无智’。”

“不知风雨之规律,则不知何时播种收割,此为‘无信’。”

“我等,若对这构成‘道’之根本的‘万物’,都一无所知,又何谈去悟道,去行道?”

“故,学生以为,‘格物’,正是‘致知’之始,亦是‘悟道’之基。”

他这番话,逻辑新奇,竟让陈阁老,都一时不知该如何反驳。

小山没有停下。

“先生又言,当以‘德’为本。”

“学生更想请教,何为‘大德’?”

“让百姓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却高坐于庙堂之上,空谈仁义,此为德乎?”

“让将士持钝刀,着劣甲,在边关之上,以血肉之躯,抵御外辱,却空谈忠勇,此为德乎?”

“让天下万民,皆困于愚昧与贫穷之中,而我等,却只知在故纸堆里,寻章摘句,此又为德乎?”

他一连三问,如同三记重锤,狠狠地,砸在了在场所有人的心上。

整个讲堂,一片死寂。

“学生以为,”小山的声音,变得洪亮而又充满了力量。

“真正的‘大德’,是让天下人,都能吃饱穿暖,都能安居乐业,都能读书识字,都能明晓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