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警惕,流民(第3页)

在大是大非上没有任何人有异议,我都把家里最强壮的劳动力让出去。

村里的孩子们也没闲着,用树枝或者木板围绕着村子插一圈。

妇女们从山上砍来了很多带刺的荆棘藤蔓,缠绕在村外的围栏上。

木头围栏内侧放了许许多多的老鼠夹。

这些不顶什么大用,至少能用来发现踪迹。

若是有人悄悄潜入,一定会留下痕迹,巡逻队会迅速作出反应。

好在,最近一个星期姜家村都还算太平,大家紧张的心情稍缓。

这几天,姜大朗去了巡逻队,姜二郎每天坐着马车早出晚归。

回来的时候,车厢里装了满满的粮食。

精米,白面,碎米,高粱,米糠,麦麸…

这样能买得到的,他全都买来。

回到家里的第1件事,冲向大水缸舀了一瓢水,咕嘟咕嘟的灌了下去。

“媳妇儿,你知道吗?城里的粮价又涨了,精米涨了15文钱一斤,就连米糠麦麸都涨到了三文钱一斤。”

要知道,米糠和麦麸这些伤口吃的东西,之前都是一文钱两斤的。

秀娘抱着孩子走出来。

“啥?又涨价了?”

姜二郎擦掉嘴角的水,用力点头:“是的,而且慢慢的还排不上号呢,晚去的人都买不到粮食。”

“好多粮铺都关门了,只有最大的粮食还来着,说是明天还要涨价,而且每人只能买5斤粮食。”

说到这里,脸上露出忧愁。

“这可咋办?俺家还有20多亩地,要不要种啊?”

好不容易得来这么多地,他还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的呢。

他粮食要种下去,万一城门被破,大家伙出去逃荒,岂不白瞎了种子?

正说着话呢,外面有一群人气势汹汹的将他们大门给围住。

定睛看去。

“大姑?你来俺家干啥。”

来人正是姜大麦,老姜家的大闺女,与姜大河同岁。

长得肥头大耳,三角眼,一脸凶相,和姜老太如出一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