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五章(第2页)
通风管道内,九八式磁性微粒在满铁制造的氨气压缩机磁场中集体偏转,三菱重工mB-3型温度控制器突然失控,程教授镜片上的冰晶融化成天然棱镜,折射出儿子枕骨处0.3毫米舱体与记忆胶囊的完美耦合,柏林大学1937年《生物电势涂层技术》论文中的石墨烯方案,正在缔造人类首个低温记忆复原案例,佐藤欣喜而落泪,殊不知被植入的为日本帝国效力记忆已经被暗中篡改为中国人民效力指令。
1938年12月13日18:30哈尔滨马家沟实验楼
程墨青被医生们送入一个冷藏柜中进入休眠状态恢复,角落里那部三菱mB-5型液氨制冷机突然爆发出蒸汽机车般的嘶鸣,林雪松在锅炉房拧松的昭和十三年式安全阀终于开始奏效,制冷机内大量淡蓝色液氨如帝国海军舰炮齐射般轰入实验室内,在零下30空气中瞬间凝结成冰晶暴雪,将所有人的身上冻满了蓝色结晶。
"八嘎!立即关闭满铁式压力调节器!"佐藤的咆哮被液氨汽化的尖啸声撕裂,程教授在能见度仅40厘米的冰雾中,将三粒樟脑丸嵌入速冻舱的丁基橡胶密封圈,这种含有30%硫磺的军用密封材料,正在低温下以0.07毫米/小时的速度收缩,为记忆胶囊创造完美气密室。
日本医护人员收拾医用剪刀时不小心擦过昭和十一年式合金舱体表面,爆出的火星点燃了悬浮的氨气结晶,实验室内产生爆燃,转移实验人员时,程教授被宪兵拖拽着滑过结冰的满洲产大理石地面,他瞥见舱内温度计的汞柱正颤抖着指向-28,这让他想起1935年1月28日,父子俩在松花江冰面用南满铁道地质钻取得的28厘米冰芯温度。
彼时程墨青用哈气在冰面呵出的欧拉公式,此刻正被舱内生长的冰晶复刻:每秒0.4微米的结晶速度,恰好是衰变引发石墨烯导电率变化的周期。
速冻舱外壁突然爆发的射线警报被液氨爆炸声掩盖,程教授最后的挣扎中,军靴踢碎了昭和十年制温度记录仪的珐琅表盘,当宪兵的三八式步枪枪托砸中后脑时,程教授在视网膜残像中看见:速冻舱内壁的欧拉公式正被冰晶重构为魏尔斯特拉斯函数曲线,这是柏林大学1934年《低温量子隧穿效应》论文预言的现象,松花江的冰芯记忆与满洲的钢铁牢笼,此刻在-28的绝对低温中完成量子纠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