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白雪行动第四十章
6月10日的清晨,岳麓山的雾气裹着细雨,将作战指挥部的青砖小楼浸得发黑,赵子立站在崖边,潮湿的将官服紧贴后背,三天未换的衬衣领口已泛起盐霜,他摸出半截被雨水泡软的"老刀牌",烟卷却在指间碎成渣末,就像眼下汨罗江防线的残兵败将。
"赵参谋长!"薛岳的声音从作战室炸出,比日军的150毫米榴弹炮爆炸声还要慑人。
赵子立转身时,透过半开的门缝看见满墙作战地图,代表日军的红色箭头已刺穿汨罗江南岸,像几条吐信的毒蛇,薛岳的指挥棒正戳在营田位置,棒头沾着的红墨水顺着"第二道防线"字样往下淌,像道新鲜的伤口。
"20军的残部到哪了?"薛岳的茶缸重重砸在沙盘上,震得代表133师的小旗栽进湘江模型里,满屋参谋噤若寒蝉,只有电台的电流声在沙沙作响。
赵子立的目光扫过窗外,山脚公路上,溃兵正与逃难的百姓挤作一团,有个丢了钢盔的机枪手,把打空的弹链当腰带系着,背上却还驮着个哭闹的娃娃,更远处,日军的重型火炮在雨雾中若隐若现,黑黝黝的炮口像贪婪的眼睛。
"报告司令,"赵子立嗓子哑得像砂纸,"杨汉域带着新20师残部退到了捞刀河,但..."他指向沙盘上插着白旗的位置,"133师最后传讯是在这个山坳。"
作战室突然死寂,所有人都知道那意味着什么:白旗插着的区域,连等高线都被参谋用红笔涂满了,宛如血泊。
薛岳突然掀翻沙盘,湘江模型的蓝墨水溅上他笔挺的呢军装。"上次会战,咱们用'天炉战法'烤了阿南惟几!"他抓起电话筒又摔下,"这回倒好,炉子让人砸了!"
赵子立望向长沙城方向,雨幕中,天心阁的轮廓依稀可见。
"报告!"通讯兵冲进来时被门槛绊倒,密电码撒了一地,"四...四军来电,日军汽艇已过乔口!"
薛岳的指挥棒"咔"地折断,赵子立知道乔口意味着什么,那里河道拐弯,水流平缓,正是三年前他们围歼日军第六师团的屠宰场。如今屠夫与猎物的位置,竟颠倒得如此讽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