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畅谈而归(第2页)

李乾看着忧心忡忡的帝辛,心中也颇为无奈。

他明白,帝辛的担忧并非毫无道理,这朝堂之上的权力斗争,犹如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残酷而复杂。

但若是仅凭自己的力量,强行清除所有反对者,就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掀起惊涛骇浪,不仅会引发更大的动荡,还可能导致其他势力趁机介入,使局势变得更加错综复杂。

而且,这种治标不治本的方法,即便能暂时稳定朝堂,也无法真正解决殷商深层次的问题,只是饮鸩止渴罢了。

倒不如现在这样,有比干等大臣在,能适当约束帝辛那有时过于冲动的性格,形成一种微妙的平衡。

自己处理起事情来也能轻松一些,不用总是在帝辛做出冲动决策后,疲于收拾残局。

就像当初帝辛提出炮烙之刑时,若不是自己和比干轮番劝阻,不知会引发多少民怨,给殷商的统治带来多大的危机。

想到这儿,李乾不禁感慨,处在这个位置,既要维护帝辛的权威,又要考虑天下百姓和殷商的长远利益,实在是艰难。

每一个决策,都如同在刀刃上行走,稍有不慎,便可能万劫不复。

与帝辛又详细商讨了一番当前的局势后,不知不觉已至三更。窗外的夜色愈发深沉,万籁俱寂,只有偶尔传来的更夫打更声,在寂静的夜里回荡。

帝辛原本打算与李乾彻夜长谈,但实际上,大多时候都是李乾在宽慰帝辛。

帝辛心里对局势其实很清楚,他只是需要一个人来肯定他的决策,给予他信心,让他在这艰难的统治之路上,感受到一丝支持与陪伴。

这让李乾心里有些不是滋味,感觉自己就像一个只会阿谀奉承的佞臣。

但他也明白,在这复杂的宫廷斗争和政治局势下,有些事情不得不为之。

有时候,真话并非总是能被接受,适当的安慰和鼓励,或许能让帝辛在面对困境时,保持信心,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终于,李乾在三更之前回到了自己的府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