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三甲 作品
第152章 北海现状(第2页)
对于农耕生活所需的那份细致与坚持,他们怕是很难适应,耐不住那漫长且琐碎的性子。
更何况,这些俘虏皆是来自北海一地。
倘若毫无保留地放他们归乡务农,这无疑就像是放虎归山,后患无穷。
要知道,这些士兵彼此间距离本就不远,一旦回到熟悉的环境,很容易便会重新汇聚在一起。
在利益的驱使与习性的作祟下,极有可能沦为山贼土匪,从而引发第二波叛乱。
如此全面地分析下来,也就能够深切理解底下人为何会采取这样的做法了。
随即,李乾的目光缓缓重新落到胶鬲身旁的恶来身上。
自从引荐了胶鬲之后,恶来便一直保持着毕恭毕敬的模样。
像一尊沉默的雕像般,静静地站在李乾身旁。他全然没有插嘴的意思,仿佛已然将自己隐于无形,变成了个透明人。
李乾此刻之所以看向他,实在是因为这家伙如今的表现,与对待帝辛时如出一辙。
那股子恭敬劲儿,在这略显复杂的朝堂局势下,显得过于惹眼。
若是被其他那些平日里就喜欢捕风捉影、有心做文章的大臣瞧见,少不得又要借此大做文章,引发一些不必要的纠纷。
而李乾向来最怕麻烦,故而决定直接提醒恶来。
几乎就在下一瞬间,恶来敏锐地察觉到了李乾那严肃且凝重的眼神。
这眼神仿佛一道凌厉的光,瞬间穿透了他表面的平静。
恶来心中一惊,整个人立刻像是被唤醒一般,变得随意了些,赶忙加入到李乾与胶鬲的对话当中。
若非李乾刚才那一个眼神如警钟般的提醒,他险些就因为自己的疏忽,给那些对他恨之入骨,私底下恨不得将他食肉寝皮、饮他的血的贵族老爷们留下话柄。
要知道,那些人在暗地里,对他可谓是咬牙切齿,满心怨毒,恨不得将他扒皮抽筋,以解心头之恨。
若是因此落下口舌,陷入无端的纷争,帝辛那边必然也会陷入两难的尴尬境地。
“好了,今日就说这么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