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三甲 作品
第215章 无心办大事(第3页)
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生产力水平本就低下,人们对于粮食的重视程度不言而喻。
土地的产出有限,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凝聚着农民们辛勤的汗水与心血。
即便李乾已然将高产的粟种向众人推广,可珍惜粮食的观念早已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
那是一种源于生活的本能,是对饥饿的恐惧和对生存的渴望所形成的信念,深深地烙印在人们的灵魂深处。
恶来这种从底层摸爬滚打上来的人,对此更是深有体会。
他曾经经历过缺粮的苦难岁月,深知粮食的珍贵。
那些日子里,饥饿如同恶魔一般,时刻纠缠着他和他的家人,让他们在生死边缘挣扎。
虽然他早已摆脱贫困,过上了一段纸醉金迷的生活,但那段艰苦的经历,始终刻在他的记忆深处,成为他生命中无法磨灭的印记。
见李乾不肯收回饼,恶来也有些无奈,只能罕见地当着李乾的面,一口一口地将那带着肉丝的饼吃了下去。
他吃得很慢,仿佛在品味着这食物背后的意义,每一口都带着对过去苦难的回忆和对当下生活的珍惜。
李乾见恶来吃得面不改色,顿时来了兴趣,于是凑上前去。
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好奇,想要探寻恶来为何能吃得如此自然。
这一举动,引起了恶来言语间的些许不满,他说道:
“太师大人,这是何故?将吃食分给我,如今又凑上来看,是想看我一脸感激之色吗?”
恶来的语气中带着一丝埋怨,仿佛觉得李乾的行为有些莫名其妙,让他感到困惑与不解。
李乾见恶来误会,赶忙摆了摆手,脸上露出急切解释的神情,说道:
“非也。我早年随师傅于山间潜心修行,那期间品尝过数不尽的奇珍异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