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章 同甘共苦
孙七目瞪口呆,无论如何都想不出来为何堂堂一个县令,能给他们这些平头百姓打‘欠条’。?鸿?特′小/说-王¢ +追/罪+辛¨章?节_
不,甚至据他观察,今日去商铺选购的人中,还有很多人压根不算是平头百姓。
崇安城门口成日都有官差宣讲,说是得在崇安境内待满一年,才能向县衙请诉,官差们会来查验,只有通过,成为有户籍的百姓......
不过是十几两银钱,虽然也不少,可哪里能和官印的威力相比......
孙七完全僵在原地,脑子一时间乱哄哄的,不知所措。
王五便笑道:
“孙老弟,别那么大惊小怪,你在城中待久了,便知道咱们县令做事素来是说一不二。”
“商行那头的意思很明白,这张纸既算银票也算商票,之所以县令愿拿官印打欠条,一来是因为现在城中来往的流民渐多,担心百姓信不过商行。”
“二来是因为各家说不准都有远行的时候,远不如将东西放在商行保管,换一张需本人持公验兑换的欠条,随处兑换更好!”
“余县令都说了,这张票没了还不算要紧,只要有公验,她们翻出账册,自然也会将东西给咱们!”
“如此,不是很好吗?还省的天天担心离家时家中遭到劫掠,剩不下什么。”
王五絮絮叨叨了许多,眼见孙七还在发呆,想了想,又难得多言道:
“县令是仙人,仙人难道还能贪几袋米粮?”
“我可偷偷告诉你,县令之所以先用欠条的法子写商票,只能本人通兑,就是因为担心现下流民们因为一张商票便被劫杀,所以才酌定公验比商票重要,确保东西能到每个人的手里.......”
“咱们县令可和那些视人命与草芥的狗官一点都不一样!”
不一样。~3¨叶*屋_ !唔·错·内~容′
确实,一点也不一样。
直到王五走了许久,那句‘若是有朝一日县令能将商行开遍九州各地就好了’的叹息仍萦绕在孙七的脑海之中。
孙七满脑子也都是——
如果真的这商行能开遍九州各地.......
他不知道怎么形容。
但就是,好。
很好。
每个人的心血,都该在各自的手里,哪怕是路上被截杀,死了也不能让东西落到那些杀人如猪狗的畜生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