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沧海遗珠(第2页)
上官婉儿捧着新译的《日本书纪》趋前,书页间夹着的倭国钱币\"和同开珎\"掉在地上:\"陛下请看,倭国元明天皇在和铜元年(708年)始铸此钱,其铜料产自伊豆国磁石岳,传说开采时地火喷涌,铜液自带吸铁之性。\"她用银簪挑起钱币上的蓝砂,那砂粒在烛火下竟映出\"天皇御赐\"的微缩字样。
殿外突然传来金属碰撞声,羽林军拖着个披头散发的倭国僧人闯入。那僧人颈间的磁石佛珠散落满地,珠子在青砖上滚成北斗形状,最末那颗竟裂成两半,露出里面藏着的武周\"天枢\"微雕——那是武则天为彰显威德,用铜铁二十万斤在洛阳皇城前铸造的纪念柱。
\"启禀陛下,此僧行囊中有《梵语磁经》残页,\"羽林军校尉呈上卷着磁粉的贝叶经,\"译出后发现...与宇文恺手稿中的地脉走法别无二致。\"李琰的手指在龙案上敲出急促的节奏,他想起三个月前骊山磁晶碑剥落的残片,上面\"倭国磁髓矿\"的记载此刻像根钢针扎进太阳穴。
阴山北麓的突厥牙帐里,阿史那云正用骨刀在羊皮地图上刻划。\"唐人在敦煌设了八个烽燧,每个烽燧底下都埋着磁石地基,\"她的刀尖戳在玉门关位置,\"就像九连环似的,只要破了其中一环...\"
\"可敦!唐人的商队又往龟兹运了三十车生丝!\"斥候掀开帐帘,肩头的狼首皮帽滴着冰水,\"不过这回押车的不是胡商,是穿短褐的匠人!\"阿史那云抓起案头的磁石镇纸,那镇纸是用毗伽可汗头骨磨制的,边缘还沾着洛阳皇城的墙砖碎屑。她突然想起李琰胸前的狼头烙印,那烙印在磁光中会与玉刀共鸣,就像...就像天生的钥匙。
帐外突然响起急促的马蹄声,亲卫滚鞍落地呈上个染血的布袋:\"这是在碎叶城边境截的,大食人送来的'礼物'!\"阿史那云解开布袋,里面滚出半截断矛——矛尖是用磁石与精铁合铸的,矛杆上刻着大食文\"圣战之锋\"。她的指尖抚过矛杆凹槽,那里竟残留着些许蓝色磁砂,与李琰给她看过的武周磁髓别无二致。
广州地牢的霉味熏得崔元礼直皱眉头,倭国船主被剥得只剩件兜肚,脊梁上的鞭痕渗着血珠。\"说!磁砂为什么掺在铜钱里?\"崔元礼晃了晃手里的磁石烙铁,那烙铁头是仿照指南车磁针做的,此刻正指着犯人的心脏位置。
\"那是...那是为了铸'感应钱'...\"船主的牙齿碰得咯咯响,\"圣武天皇说,用磁石岳的铜铸钱,能让万国来朝的钱币自己归位...就像...就像武周的九鼎...\"
崔元礼的烙铁\"当啷\"落地,他突然想起三年前陛下销毁武周九鼎时,那些青铜鼎竟自己排成北斗阵,最后沉入黄河时掀起的巨浪,把两岸的磁石矿脉都震得冒青烟。地牢深处突然传来水响,他这才注意到墙壁缝隙里渗出的水珠泛着蓝光——和倭国铜钱上的磁砂一个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