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靖翔 作品

第136章 长安烽烟(第3页)

朱雀大街的青石板被火烤得"噼里啪啦"裂开来,滚烫的火星子溅在人脸上,跟针扎似的。上官婉儿跑过承天门时,看见金吾卫的水龙车被砍断了皮管,几个士兵正跟叛军死士拼命。前头的百姓哭爹喊娘,抱着孩子往坊墙那儿挤,有人被踩倒了,后头的人也顾不上拉,只顾着往前跑。

"陈玄礼!"她大喊一声,看见那员老将光着膀子,手里提着大刀,正在砍断永兴坊的木栅栏。"把坊墙全拆了!"她跳下马来,帮忙推了一把旁边的土墙,"火油顺着排水沟跑,得让它没地儿烧!"陈玄礼抹了把脸上的汗,冲士兵们吼:"听见没?拆!拆不干净老子砍了你们!"

安化门城楼上,杨国忠的亲信正往硝石桶上浇火油。萧绾绾踩着屋檐飞过来,软剑"刷"地刺穿那人咽喉:"敢在本姑娘眼皮子底下玩火?"她踢翻火盆,反手把硝石桶推下城楼,桶砸在叛军堆里,"轰"的一声炸得碎石乱飞,半座敌楼都塌了。

太液池那边突然传来"轰隆"一声,像是天崩地裂。上官婉儿抬头望去,只见望仙台上站着个人影,手里举着弓箭,正是李琰。他接连射出几支火箭,冰面应声而碎,蓄积了一冬天的湖水怒吼着冲出来,像一条银色的巨龙,朝着火蛇扑过去。蒸汽裹着烟灰升上天空,把月亮都遮住了。

延禧门这边,安庆绪正带着死士爬云梯。上官婉儿刚要往那边跑,突然听见远处传来"当啷当啷"的铃铛声,像是成千上百个铜铃同时在响。转头一看,晨曦中扬起一片烟尘,前头的骑兵举着狼头旗,正是阿史那云的回纥部!

"大唐阿史那部勤王!"阿史那云骑着一匹雪白的战马,手里的狼牙链甩得"呼呼"响,一链子砸断了云梯。安庆绪举着金刀冲过来,却被她用马鞍上的铁莲花卡住刀刃,弯刀顺势一划,在他脸上开了道口子。"替我问你爹好!"阿史那云大喊,战马扬起前蹄,把安庆绪踹下城墙。

太阳升起来的时候,长安城的大火终于灭了。上官婉儿在废墟里深一脚浅一脚地走,怀里的《括地志》硌得胸口疼。她弯腰扒开一块烧黑的木梁,突然看见底下露出半卷书,正是梅妃的遗物。

翻开残卷,"燕山龙脉"那页的批注,后头还有半句话:"...东北有王气,慎勿轻动。"婉儿指尖发抖,想起绿萼临死前说的"五姓七望",还有安禄山总把"范阳"挂在嘴边。原来那些士族早就在跟安禄山勾连,想借着龙脉之说动摇李唐根基?

"婉儿!"身后传来脚步声,是李琰。他头发被烟熏得焦黄,铠甲上沾着血和灰,手里却攥着半块狼头旗。"陈玄礼在延平门发现了密道,直通西市下头。"他喘着气说,眼睛盯着婉儿手里的残卷,"梅妃当年...是不是发现了什么?"

婉儿没说话,抬头望向东方。远处的骊山还笼罩在薄雾里,可她知道,这场仗才刚开始。五姓七望的根太深了,深到连宫里都有他们的眼线。今儿能扑灭长安的火,可心里的火,什么时候能灭呢?

她把残卷小心地藏进怀里,摸了摸腰间的匕首——那是梅妃临终前送给她的,刀柄上刻着"尽忠"二字。风又起来了,带着焦糊味和血腥味,吹得她眼睛发酸。远处传来更夫的梆子声,已经是卯时三刻了。新的一天,又该怎么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