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靖翔 作品

第142章 潼关惊变(第3页)

就在此时,地面突然剧烈震动。洛阳东城墙轰然塌陷,烟尘中传来战马嘶鸣——阿史那云的回纥骑兵踏着碎砖杀来,狼牙链卷住叛军主将崔乾佑的脖子时,她甩来个羊皮酒囊:\"李二郎!去年在河西说的葡萄酿,该还了吧?\"

酒囊砸在崔乾佑脸上,烈酒泼溅到他胸前火把上,瞬间爆燃。李琰趁机张弓搭箭,箭矢穿透火团,正中那人咽喉。硝烟中,他看见萧绾绾望着自己的眼神突然变得柔和,像极了梅妃临终前的模样。

骊山行宫的冰井深处,寒气砭骨。李琰用佩剑劈开冰棺时,梅妃的尸身已呈现淡青色,却依旧面容如生。上官婉儿举着琉璃灯凑近,忽见梅妃舌下露出凑近鎏金铜管,管身上刻着\"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正是失踪二十年的传国玉玺!

\"陛下,这是...\"上官婉儿的银簪刚要挑开铜管,地面突然震动。远处传来齿轮转动的轰鸣,宇文恺设计的浑天仪缓缓启动,青铜指针在刻度盘上划过,最终指向东北方的\"范阳\"二字。

\"是地动仪的机关。\"李琰想起梅妃曾说过,宇文恺在长安布下十二处\"地龙\",可借地壳震动传递消息,\"范阳有大事发生...\"

\"陛下!\"陈玄礼浑身是血撞入冰井,盔甲缝里还沾着鼠毛,\"永王李璘带着五姓七望的私兵围了长安!他们打着'清君侧'的旗号,说...说陛下弑兄杀弟,夺了永王的太子位!\"他手中的《氏族志》残页飘落,韦氏与范阳卢氏的联姻谱系赫然在目——原来韦妃竟是卢氏安插在后宫的细作,当年换婴之事,早有预谋。

李琰猛然想起韦妃临死前的笑,想起永王每次朝见时刻意露出的绿松石耳坠。他颤抖着打开梅妃口中的铜管,里面掉出卷帛书,簪花小楷染着暗红斑点,分明是用血水写成:\"双生换婴为保社稷,永王乃臣妾与陛下骨血,然...卢氏以毒控之...\"

\"陛下,当务之急是调郭子仪回防长安。\"上官婉儿捡起《氏族志》残页,指尖划过\"卢氏女嫁韦氏\"的记载,\"五姓七望想扶持永王上位,再借吐蕃、回纥之乱分裂大唐...\"

\"不。\"李琰突然握紧传国玉玺,冰凉的玉质贴着掌心,让他想起梅妃最后一次侍寝时的体温,\"传旨:命郭子仪死守玉门关,绝不能让吐蕃与范阳军会师。至于永王...\"他顿了顿,目光落在冰棺中梅妃交叠的手上,那里还戴着他亲赐的玉扳指,\"朕要亲自去潼关,会会这个'亲骨肉'。\"

冰井外忽然传来狼嚎般的风声,混着远处隐约的战鼓。李琰摸向腰间玉佩,触到夹层里梅妃留的最后纸条:\"潼关有旧部,信物是...半片孔雀翎。\"他闭上眼,再睁开时,眸中已无半分温情,只有如敦煌烽燧般冷硬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