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靖翔 作品

第151章 陌刀卷雪(第2页)

祁连山口的雪粒子打在李晟脸上,像撒了把盐。他趴在冰崖后,陌刀用羊皮裹着,刀柄上缠着的红布条被风吹得飘起来。远处传来吐蕃残兵的马蹄声,领头的百夫长铠甲上还沾着河西战场的石灰粉——那是三天前李晟用计烧敌时留下的。

\"少将军,他们进谷了。\"亲兵小柱压低声音,手背上的刀疤随着动作绷紧。李晟数着马蹄声,直到第一百三十七声时,举起了手。

\"放!\"郭子仪的声音从谷底传来。盐工们砍断缆绳,事先堆在崖顶的巨石裹着冰凌滚下,峡谷里顿时响起闷雷般的轰鸣。吐蕃骑兵的战马受惊前蹄腾空,锁子甲被巨石砸得\"咔嗒\"作响,几个士兵被当场砸成肉饼。

\"砍马腿!\"李晟跃起时,羊皮从刀上滑落,刀锋在阳光下划出冷冽的弧光。三百陌刀手如神兵天降,刀刃专砍战马膝关节,惨叫声中,吐蕃骑兵人仰马翻。

\"小心!\"李晟突然看见崖顶闪过道寒光。他本能地扑向郭子仪,冷箭擦着老帅的头盔飞过,\"噗\"地钉在冰壁上,箭羽上的孔雀翎在风中颤动。

\"卢家的人!\"郭子仪抹了把脸上的血水,横刀砍向冲来的吐蕃兵。李晟握着陌刀冲向崖壁,脚蹬着冰缝往上爬,突然听见头顶传来王老五的喊声:\"看箭!\"

一支毒箭擦着他耳际飞过,李晟反手掷出刀柄,正中偷袭者手腕。那人惨叫着跌落,狼皮帽掉落后,露出左额上的刀疤——正是卢家暗桩的标记。

骊山地宫的寒气刺骨,上官婉儿的指尖抚过青铜鼎上的雷纹,指甲缝里还沾着今早卢弈喷溅的黑血。\"宇文恺的《营造法式》里说,九鼎与地脉相通...\"她话音未落,鼎身突然发出嗡鸣,鼎耳喷出的蒸汽在石壁上凝成水痕,竟隐约是黄河上游的轮廓。

阿史那云的狼牙链\"唰\"地缠住正要逃跑的老太监,银链倒刺勾破他衣领,露出后颈上的朱砂痣——正是韦妃当年的心腹太监三宝。\"说!韦妃怎么动的九鼎?\"她手腕一抖,链子勒得对方眼珠凸出。

老太监哆哆嗦嗦掏出个水晶瓶,瓶里爬着几只指甲盖大的虫子,翅膀透明如纱:\"是...是蛊虫引动鼎内机关...韦妃说双生子是钥匙...\"话没说完,李琰的剑尖已经刺穿他咽喉。

\"双生为钥,河清为证。\"上官婉儿盯着鼎身水痕,突然剧烈咳嗽起来,手帕上染上血丝。她的血滴在鼎面上,竟凝而不化,渐渐聚成\"漕运\"二字。

地宫外突然传来急促的马蹄声,陈玄礼的喊声穿透冰层:\"陛下!沉船里发现萧淑妃的耳环!\"李琰握着鼎耳的手猛地收紧——萧淑妃是他生母,二十年前暴毙于冷宫,耳环怎么会在前隋沉船上?

运河上的火船顺流而下,陈玄礼看着逼近的烈焰,握紧了腰间的金错刀。鬼面将的楼船推出巨大的拍竿,裹着毒蛊的泥球\"砰\"地砸在粮仓墙上,墙皮剥落处,露出里面蠕动的黑色虫群。

\"启动石灰船!\"陈玄礼大吼。十艘装满生石灰的漕船被砍断缆绳,顺着水流撞向敌阵。江水遇热沸腾,腾起的白雾里,蛊虫发出\"滋滋\"的尖叫。张老三带着人推着水龙车,喷出的醋雾与石灰蒸汽混合,形成呛人的酸雾,叛军们纷纷捂住口鼻,咳嗽着跪倒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