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靖翔 作品

第227章 玉璧示警

渤海西北·室韦地界·风雪莽原

天地间一片混沌。狂风卷着鹅毛大雪,发出鬼哭狼嚎般的呼啸,疯狂地抽打着这片被严寒统治的莽原。积雪深可及膝,甚至没过了马腹。气温低得足以将暴露在外的皮肉瞬间冻僵。目力所及,除了白茫茫的风雪,便是影影绰绰、被积雪压弯了腰的枯树和灌木丛,如同一个个扭曲的鬼影。

一支小小的队伍,在这片死亡绝地中艰难地跋涉。正是史朝义和他那不足百人的残兵败将。他们已经在这风雪中挣扎了三天三夜,人困马乏,粮草断绝。马匹不断倒下,被无情地遗弃在雪坑里,很快就被大雪掩埋,连个坟头都不会留下。士兵们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着,脸冻得青紫,眉毛胡须上结满了厚厚的冰霜,眼神麻木而绝望,仅凭着求生的本能在挪动脚步。沉重的呼吸在冰冷的空气中凝成白雾,又被狂风瞬间撕碎。

“少…少将军…走…走不动了…”一个士兵脚下一软,扑倒在雪地里,挣扎了几下,竟再也爬不起来,眼神迅速涣散。

“废物!起来!不想死的都给我起来!”史朝义嘶吼着,声音被风雪吞没大半,他挥舞着马鞭,狠狠抽在几个动作迟缓的士兵背上。但鞭子抽下去,却像是抽在冻硬的木头上,士兵只是木然地抖了抖,动作并未加快多少。绝望如同冰冷的毒蛇,缠绕在每个人的心头。

“少将军…看…看那边!”一个眼尖的亲信突然指着右前方风雪稍歇处,声音带着一丝惊疑。

史朝义眯起几乎被冰封住的眼睛望去。只见风雪间隙,隐约可见一片背风的山坳,山坳里似乎有…几缕极淡的青烟升起!还有几点微弱跳动的火光!

有人!是室韦人的营地?!

一股狂喜瞬间冲散了史朝义的绝望!有火,就意味着温暖和食物!就意味着活下去的希望!

“兄弟们!加把劲!前面有营地!有活路了!”史朝义扯着嗓子嘶吼,声音因激动而破音。他带头,深一脚浅一脚,连滚带爬地朝着那山坳的方向奋力冲去。身后的残兵也仿佛被注入了最后的力气,爆发出凄厉的嚎叫,争先恐后地跟上。

然而,就在他们距离山坳口还有百步之遥时,异变陡生!

“呜——!”

一声凄厉而悠长的号角声,突然撕裂风雪的呼啸,从山坳两侧的密林中响起!紧接着,积雪崩落,数十个披着厚厚白熊皮、几乎与雪地融为一体的矫健身影,如同雪豹般从枯树和雪堆后猛地跃出!他们手持简陋却致命的骨矛、硬木弓和沉重的狼牙棒,口中发出怪异的呼哨,瞬间就将史朝义这支疲惫不堪的队伍包围了起来!

室韦哨骑!

这些生活在苦寒之地的猎人,对风雪中的任何异动都异常敏感!史朝义他们这群不速之客的到来,早已被潜伏的哨探发现!

“@#¥%……&!”(室韦语,意为:站住!什么人?)一个身材格外高大魁梧、脸上涂着赭石油彩的室韦头领踏前一步,手中的狼牙棒指向史朝义,眼神如同鹰隼般锐利,充满了警惕和毫不掩饰的敌意。他身后,数十张硬弓已经拉开,粗糙的骨簇箭头在风雪中闪烁着幽冷的寒光,对准了这群衣衫褴褛的闯入者。

史朝义的心瞬间沉到了谷底!刚燃起的希望之火被一盆冰水浇灭!他强行压下恐惧,挤出最卑微的笑容,用半生不熟的契丹语夹杂着汉语比划道:“好汉!好汉息怒!我们是…是南边逃难来的!被仇家追杀!风雪太大,迷路了!只求…只求借贵宝地避避风雪,讨口热水喝!我们…我们有财物!愿意献给好汉!”他示意手下拿出仅存的几块散碎金银和几件还算值钱的皮货。

那室韦头领的目光扫过那些金银,又扫过史朝义等人狼狈不堪、冻得半死的模样,眼中闪过一丝贪婪,但更多的还是怀疑。他叽里咕噜地和身边的同伴商量了几句,然后猛地一指史朝义腰间那把虽然破旧但明显是唐军制式的横刀,厉声喝道:“唐刀?!你们…是唐人?!是官兵?!还是…逃犯?!”室韦人虽然闭塞,但也知道南边那个庞然大物大唐的厉害,更知道唐人官兵和逃犯的区别。

史朝义心中一惊,暗叫不好!他眼珠急转,正想编个谎话搪塞过去…

“呜——呜——呜——!”

一阵更加雄浑、更加急促、穿透力更强的号角声,如同滚雷般,从他们刚刚逃来的东南方向传来!这号角声节奏分明,带着一种令人心悸的、属于正规军队的铁血肃杀之气!远远盖过了室韦人的号角!

所有人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号角声惊得抬头望去!

只见东南方的风雪中,一面猩红的、绣着狰狞狼头的战旗,如同燃烧的火焰,刺破了茫茫雪幕!紧接着,是第二面,第三面…数十面战旗在风雪中猎猎招展!

战旗之下,是影影绰绰、密密麻麻、如同钢铁丛林般的骑兵身影!他们队列严整,即使在这狂风暴雪之中,依然保持着令人震撼的冲击队形!最前排的骑兵,身上覆盖的甲胄在昏暗的天光下反射着独特的、冰冷内敛的暗金色光泽——龙鳞甲!

苏定方!是苏定方的大军!他们竟然追到了这里!

史朝义亡魂皆冒,肝胆俱裂!一股冰冷的绝望瞬间将他淹没!

渤海边境·大唐营州军大营·演武场

与室韦地界的死亡挣扎不同,营州军大营此刻却是热火朝天,杀气冲霄!尽管同样寒风凛冽,但演武场四周插满了熊熊燃烧的火把,将偌大的场地照得亮如白昼,驱散了严寒。

苏定方身披玄色大氅,内衬精良锁甲,白发白须在寒风中飞扬,但腰杆依旧挺得笔直,如同万年青松。他端坐在点将台上,目光如电,扫视着下方肃立的数千精锐将士。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阵列最前方、约两百名身披崭新龙鳞甲的重装骑兵!他们如同两百尊金色的战神,肃穆无声,唯有甲片在火光下反射着流动的寒光,一股无形的、令人窒息的压迫感弥漫开来。

大营辕门大开。受命“观礼”的渤海国使者——渤海王族成员大昌勃,以及几名渤海边境守将的代表,被“请”到了点将台侧翼的“观礼席”。他们裹着厚厚的裘皮,脸色却比外面的风雪还要苍白,眼神中充满了难以掩饰的惊惧和震撼。尤其是看到那两百名龙鳞铁卫时,大昌勃的手都在微微发抖。这就是生擒史思明、令倭国使团胆寒的无敌之师?竟已陈兵于渤海国门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