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恶鬼屿迷雾(第2页)
“陛下,措辞如此激烈…恐倭国颜面尽失,激起事变…”鸿胪寺卿有些迟疑。以往对藩属国,总还要留几分天朝上国的雍容体面。
“颜面?”李琰冷笑一声,如同腊月寒风,“他们勾结海盗,劫掠海疆,攻击朕的战船时,可曾想过给大唐留颜面?朕就是要撕破他们那层虚伪的恭敬!就是要让孝谦和道镜知道,在大唐的卧榻之侧搞这些魑魅魍魉的把戏,是要付出血的代价的!国书就按朕的意思写!一个字都不准改!另外,登州、莱州水师,巡弋范围扩大至对马海峡!凡遇可疑倭船,无需再警告,可先击沉,后禀报!”
“臣…遵旨!”鸿胪寺卿心中一凛,知道这位年轻的天子对倭国已是动了真怒,决心以最强势的姿态碾压过去,不留丝毫转圜余地。这封国书,无异于一道冰冷的战书!
恶鬼屿·龙王窟
这里与其说是个岛屿,不如说是一片被狰狞礁石和狂暴海流拱卫的迷宫。嶙峋的黑色岩山从墨绿色的海水中突兀刺出,常年笼罩在咸湿的浓雾里,怪石形态扭曲如同挣扎的恶鬼,呜咽的风声穿行其间,更添阴森。“恶鬼屿”之名,名副其实。
在最大一座形似骷髅头骨的岩山内部,天然溶洞被人工开凿拓展,形成了庞大的海盗巢穴“龙王窟”。潮湿的空气混杂着劣质酒气、汗臭和铁锈味。洞窟深处,一座高台上铺着斑斓的虎皮,端坐着一个身形异常魁梧的巨汉。
他便是“鬼面龙王”陈枭。脸上罩着一张用深海某种巨型鱼类的头骨打磨雕刻而成的青黑色鬼脸面具,只露出一双布满血丝、凶光四射的眼睛。赤裸的上身肌肉虬结如岩石,布满纵横交错的疤痕,最狰狞的一道从左肩斜劈至右腹,如同一条巨大的蜈蚣。他手中把玩着一块沉甸甸、未经提炼的金疙瘩,粗糙的表面在昏暗的火把光下闪烁着诱人又冰冷的光泽。
一个独眼海盗头目单膝跪在台下,声音带着劫后余生的颤抖:“…龙王!全…全完了!风暴角…咱们的船…被唐军堵在湾里…二副被活捉…‘黑旗号’被烧得只剩个架子…唐军领头的,是个叫秦川的煞星,下手太狠了…”
“秦…川…”陈枭的声音透过面具传出,嘶哑沉闷,如同砂砾摩擦。他手中的金疙瘩被捏得咯吱作响。“老子的船…老子的兄弟…老子的航线图!”一股暴戾的气息从他身上轰然炸开,洞窟内所有海盗都噤若寒蝉。
“龙王息怒!”旁边一个穿着肮脏文士袍、留着鼠须的干瘦中年连忙开口,他是陈枭的狗头军师“鬼算盘”吴先生。“唐军水师这次是有备而来!那秦川新得了什么‘靖海营’的名号,装备了新甲,凶得很!咱们现在硬拼…不智啊!”
“不智?”陈枭猛地扭头,鬼面獠牙仿佛要择人而噬,“难道让老子当缩头乌龟?让唐狗骑在头上拉屎?!”
“龙王!小不忍则乱大谋!”吴先生凑近低语,“咱们的根基是什么?是这片恶鬼屿的迷宫!是外面那些吃人的暗流和礁石!唐军船再大,敢开进来吗?耗!咱们就跟他们耗!把剩下的船都藏进最隐秘的水道里,派小舢板出去,用咱们最拿手的‘鬼打墙’!再让那些依附咱们的小股,去袭扰唐军的补给线!时间一长,唐军补给困难,锐气一挫,自然退兵!到时候…”
他眼中闪过一丝狡诈的毒光:“咱们再联络‘风魔众’那边!倭人吃了这么大的亏,肯定憋着火!让他们从东边给唐军找麻烦!咱们两家联手,还怕找不到机会,把那个秦川和他那什么狗屁靖海营,一起送进海龙王嘴里?!”
陈枭布满血丝的眼睛死死盯着吴先生,粗重的呼吸如同风箱。洞窟里死寂一片,只有火把燃烧的噼啪声。良久,他猛地将手中的金疙瘩砸在岩石地面上,发出沉闷的巨响,金块深深嵌入石中。
“就依你!传令下去,所有船只,退入‘幽冥水道’!没有老子的命令,谁也不许露头!派‘水鬼队’出去,给老子盯死唐军的船!还有,给九州岛那边传信!告诉他们,唐狗咬人了!想继续发财,就拿出点真本事来!”
撒马尔罕·圣火宫偏殿
气氛与外面战火纷飞的景象截然不同。偏殿内点燃了昂贵的波斯香料,驱散了硝烟味。长条桌案上铺着洁白的亚麻布,摆放着撒马尔罕城内如今极为珍贵的烤馕、干果、少量肉食和浑浊的葡萄酒。受邀而来的二十余人,身份各异:有须发皆白、穿着破旧但浆洗干净的萨珊旧式官袍的老者,那是流亡的贵族后裔;有眼神精明、衣着相对体面却难掩惶恐的粟特商人首领;也有几名铠甲残破、身上还带着包扎痕迹的圣火军中层将领,他们的眼神复杂,带着疲惫、迷茫,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主位上的查拉维公主身上。她并未穿着华丽的宫装,而是一身裁剪合体的深紫色武士常服,腰间束着镶嵌蓝宝石的腰带,乌黑的长发简单束起,露出光洁的额头和那双标志性的、深邃如星空的紫色眼眸。她身旁的案几上,端端正正地摆放着一卷明黄色的绢帛——那是大唐皇帝册封她为“大唐波斯都督府大都督”的圣旨,如同定海神针般的存在。
“诸位,”查拉维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带着一种抚慰人心的力量,也蕴含着王族血脉天然的威严,“感谢诸位在撒马尔罕危难之际,应查拉维之邀前来。此刻,城外大食人的刀锋正对着我们的咽喉,城内的粮食和药品一日少于一日,恐惧和绝望如同瘟疫在蔓延。”
她环视众人,目光坦荡而坚定:“但请诸位看看我身边这份来自大唐天可汗陛下的圣旨!陛下没有忘记流淌着萨珊血脉的子民!没有忘记与我们世代交好的粟特友邦!陛下亲封我为‘大唐波斯都督府大都督’,这不仅仅是一个名号,这是大唐帝国对我们波斯故地、对撒马尔罕、对在座每一位仍在为自由和生存而战之人的承诺!”
她拿起圣旨,缓缓展开,那明黄的色彩在昏暗的殿内仿佛自带光芒:“陛下承诺,大唐的铁骑,将与圣火军并肩作战,直到将扎伊德的大食军赶出河中!陛下承诺,待光复波斯故土,所有在危难中襄助萨珊王族、忠于故国之人,都将得到应有的封赏和荣耀!”
她的话语如同投入死水的巨石,瞬间激起了波澜。老贵族们浑浊的眼中涌出泪水,激动地以手抚胸。粟特商人们交换着眼神,看到了贸易通道重新畅通的希望。那几名圣火军将领的脊背也不由自主地挺直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