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金山峥嵘(第3页)
查拉维一身利落的紫色骑装,正伏案疾书。案头堆满了各地汇集来的情报:呼罗珊方向大食军频繁调动的迹象;纳斯尔“圣火令”下,部分祆教部落态度暧昧的回函;义勇军新募兵员的粮饷器械缺口清单…千头万绪,压在她单薄的肩上。
“公主殿下!”一名风尘仆仆的萨珊老贵族快步走进,脸上带着愤怒和忧虑,“不好了!阿尔达希尔那个小人,又在煽风点火!他跑到那些对划出河东草场不满的部落首领那里,说您…说您引狼入室,用大唐的刀架在河中的脖子上!说抚恤重建的钱粮,都是羊毛出在羊身上,最终会变成大唐控制河中的绞索!更可恨的是,他还散布谣言,说您…说您与高仙芝将军…”老贵族涨红了脸,后面的话难以启齿。
查拉维放下笔,深紫色的眼眸中没有愤怒,只有一片冰封的冷静。阿尔达希尔的手段,下作却有效。他在利用底层士兵和部落民对失去牧场的愤怒,以及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恐惧,动摇她辛苦凝聚的人心。
“知道了,阿扎尔叔叔。”查拉维的声音平静无波,“跳梁小丑,不足为惧。他越是如此,越证明纳斯尔大祭司的日子不好过,只能用这些下作手段来拖延。”
她站起身,走到窗边,望向城外安西军大营的方向。高仙芝的帅旗在风中猎猎作响。“我们的根基是什么?是那些领到抚恤粮米、不再忍饥挨饿的遗属!是那些在都督府帮助下重建家园的平民!是那些拿着通关文书、憧憬着重开丝路赚取财富的粟特商人!阿尔达希尔几句谣言,能让他们饿肚子?能拆掉他们的房子?能堵住他们的商路吗?”
她转过身,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传令下去:第一,义勇军明日开拔,前往河东草场边缘‘巡狩练兵’!大张旗鼓!让那些部落首领看看,是谁在守护他们的牧场!第二,以都督府名义,邀请所有粟特大行商,三日后赴宴!我要亲自宣布,第一批获得大唐皇帝陛下特批、享受安西四镇免税通关资格的商队名单!第三,让‘暗影之蛇’的人,把阿尔达希尔私下里倒卖圣火军淘汰军械给大食边境部落的证据,巧妙地‘送’到纳斯尔大祭司最信任的圣火卫士长手里!”
查拉维的话语,条理清晰,招招致命。用武力展示威慑不满者,用实实在在的通商利益巩固商人支持,用敌人的污点反制敌人!政治的斗争,不见硝烟,却同样凶险万分。
“公主英明!”老贵族阿扎尔眼中爆发出敬佩的光芒,“老朽这就去办!”
查拉维点点头,重新坐回案前,提笔继续书写。她紫色的身影在烛光下显得坚定而孤独。整个河中的道路布满荆棘,外有拂菻大食的虎视眈眈,内有纳斯尔、阿尔达希尔的掣肘暗算。但为了波斯复国的渺茫希望,她别无选择,只能在这权力的钢丝上,步步为营。高仙芝的铁骑是她最大的依仗,也是悬在她头顶的双刃剑。如何利用好这把剑,又不被其所伤,是她必须破解的难题。
长安·将作监秘坊
“成了!阎大匠!快看!成了!”阿史那云激动得小脸通红,手里高高举着一个黄铜打造的圆筒,如同捧着绝世珍宝。圆筒两端镶嵌着打磨得极为光滑的水晶薄片,边缘被暗红色的火漆严丝合缝地密封着。
阎立德颤抖着接过这名为“千里眼”的神器,学着阿史那云的样子,闭上一只眼,将另一端凑近。他缓缓转动圆筒中段用于调节的两个嵌套铜管(阿史那云根据单筒望远镜原理摸索出的简易调焦装置),对准了秘坊庭院尽头那棵高大的槐树。
奇迹发生了!
原本数十步外模糊的树叶脉络、树皮上的纹路、甚至一只停在枝头梳理羽毛的麻雀,都瞬间变得清晰无比,仿佛近在咫尺!阎立德的手猛地一抖,差点将千里眼摔落在地!浑浊的老眼中,爆发出如同孩童般纯粹而震撼的光芒!
“神乎其技!神乎其技啊!娘娘!您…您真乃鲁班再世!”阎立德激动得语无伦次,对着阿史那云深深一揖,“此物一出,必将改变战阵观敌、海疆了望之格局!功在千秋啊!”
阿史那云得意地扬着小脸,像只骄傲的小孔雀:“那是!也不看看是谁造的!阎大匠,你说咱们要是把这千里眼装在水师的楼船桅杆上,或者给秦川大哥他们探路用,是不是再也不用怕倭寇偷袭或者找不到暗礁了?”
“何止!”阎立德抚摸着冰凉的铜管,如同抚摸情人的肌肤,“陆战观敌情,海战察敌踪,勘探寻矿脉…此物妙用无穷!娘娘,请速将此物及制法,献于陛下!”
“嗯嗯!”阿史那云用力点头,眼睛亮晶晶的,“我这就写奏章!还要告诉琰哥哥,让他多给我点好水晶!这点根本不够用!”她仿佛已经看到自己发明的千里眼遍布大唐水师楼船,看到秦川站在船头用它锁定倭寇巢穴的场景。将作监的偏院里,一项足以改变战争形态的伟大发明,悄然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