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平壤惊雷(第3页)
高仙芝霍然起身,大步上前,亲自接过了那本沉甸甸、染着血与火的图册!他深吸一口气,缓缓翻开。羊皮纸上,是用特制硬笔绘制的精细线条和密密麻麻的蝇头小楷标注:山峰高度、河流宽度、隘口险要程度、吐蕃哨卡位置与兵力估算、可供大军通行的河谷、可攀爬的隐秘垭口、季节性水源标记……甚至还有几处标注着“疑似吐蕃粮草囤积点”!
详尽!精准!如同将那片神秘而险恶的雪域高原,从云端之上俯瞰,纤毫毕现地拓印在了这方寸之间!高仙芝的手指抚过那些浸染着队员鲜血的墨迹,抚过那些标注着“狼群”、“暴风雪”、“坠崖”、“断后牺牲”的简略备注,这位以冷硬着称的名将,眼眶竟也微微发热。
他猛地合上图册,抬起头,环视厅内诸将,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却又带着无与伦比的铿锵之力:
“此图,乃我百骑司数十忠勇义士,以血肉性命铸就!其价值……可抵十万雄兵!吐蕃西南之门户命脉,自此尽在我掌中!传令:将此图册誊抄三份!一份八百里加急,密送长安,呈献陛下!一份存于安西都护府机要密室!一份……”高仙芝眼中寒光一闪,“交由‘昆仑营’主将!命其按图索骥,精选死士,携带此图副本,潜入勃律,实地验证,建立秘密据点!为日后……断吐蕃一臂,埋下钉子!”
尼沙普尔:金狮噬同袍
尼沙普尔城西校场。寒风卷起沙尘,吹动着那面深紫色的金狮旗,猎猎作响。旗帜之下,气氛却压抑得如同凝固的铅块。
数百名刚刚被强征入伍的波斯新军士兵乱糟糟地聚集着。他们大多面黄肌瘦,衣衫褴褛,手中拿着简陋的长矛甚至木棍,眼中充满了茫然、恐惧和压抑不住的愤怒。他们是城破后被掳掠的平民,是失去家园的流民,是查拉维亲王为了填补兵员空缺、完成大唐“征兵额度”而强行抓来的壮丁!他们被告知是为了“复国”,为了“萨珊的荣耀”,但等待他们的,却是微薄到不足以果腹的口粮、严苛到不近人情的训练,以及随时可能被派去当炮灰的命运!
“凭什么抓我?!我家里还有老母妻儿要养活!”
“一天就这点发霉的饼子!连口水都喝不饱!怎么打仗?!”
“放我们回去!我们不当兵了!复国?复谁的国?!还不是给那些老爷们卖命!”
不满的窃窃私语如同瘟疫般在人群中蔓延,最终汇聚成愤怒的浪潮。一个身材高大的青年猛地将手中的木矛狠狠摔在地上,发出“哐当”一声巨响!
“老子不干了!放我回家!”他嘶声怒吼!
如同点燃了火药桶!
“对!不干了!”
“放我们走!”
“回家!”
人群瞬间骚动起来!愤怒的士兵推搡着维持秩序的军官,试图冲破校场的栅栏!
“反了!反了!”负责训练的波斯新军军官气急败坏,脸色煞白,惊恐地向后退去,“弓弩手!准备!敢冲击军阵者,杀无赦!”一队装备相对好些的弓弩手慌乱地排开,箭簇对准了骚动的人群,但他们的手指也在颤抖,眼中充满了不忍和挣扎!这些人,很多都是他们的同乡甚至亲戚!
骚乱迅速升级,眼看就要演变成一场血腥的兵变!
就在这时,一阵低沉而整齐、如同闷雷滚过地面的脚步声从校场外传来!伴随着甲叶摩擦的铿锵声,一股令人窒息的铁血杀气瞬间笼罩了整个校场!
一队队身披厚重明光铠、手持长柄陌刀、如同移动钢铁堡垒般的唐军士兵,在数名唐军校尉的带领下,如同黑色的潮水,沉默而迅疾地涌入了校场!他们迅速列成整齐的方阵,雪亮的陌刀如同刀山,森然的杀气瞬间压倒了所有的喧嚣!为首的唐军校尉,正是高仙芝的心腹爱将李嗣业!他面容冷硬如铁铸,目光如同冰锥,扫过混乱的人群。
查拉维亲王在亲卫的簇拥下匆匆赶到,看到这剑拔弩张的一幕,尤其是那队沉默却散发着恐怖压迫感的唐军陌刀营,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如纸。
李嗣业没有看查拉维,他的目光直接锁定那个带头摔矛的高大青年,声音如同寒铁摩擦,清晰地穿透全场:
“扰乱军纪,煽动哗变,形同叛逆!杀!”
没有多余的话语!
“喏!”最前排的十名陌刀手齐声暴喝!如同一个整体,猛然踏步向前!手中那恐怖的陌刀带着撕裂空气的尖啸,整齐划一地向前劈斩!
“呜——噗嗤!咔嚓!”
刀光如雪!血光冲天!
那名带头的高大青年连同他身边几个叫嚣得最凶的士兵,瞬间被劈成了数段!残肢断臂混合着内脏和滚烫的鲜血,喷洒在冰冷的沙地上!场面血腥残暴到了极点!
整个校场瞬间死寂!落针可闻!所有骚动的士兵如同被掐住了脖子的鸭子,惊恐地看着那几滩还在抽搐的碎肉和喷溅的鲜血,看着那队如同杀神般伫立、刀锋还在滴血的唐军陌刀手!巨大的恐惧如同冰水,瞬间浇灭了所有的愤怒和勇气!不少人双腿一软,直接瘫倒在地,呕吐不止。
查拉维亲王身体晃了晃,几乎站立不稳。他看着地上同胞的残尸,看着那些被吓破了胆、如同鹌鹑般瑟瑟发抖的新兵,又看了看面无表情的李嗣业和那队沉默的陌刀营,一股深入骨髓的寒意和悲哀瞬间淹没了他。这金狮旗……难道只能用自己同胞的血肉来浇灌吗?李嗣业冰冷的目光终于转向查拉维,声音毫无波澜:“郡王殿下,军心已稳。如何整训,是您的事了。高帅有令:再有哗变,陌刀营……将清洗整个新军大营。”说完,他不再看查拉维惨白的脸色,一挥手,陌刀营如同退潮般,沉默而整齐地撤离了校场,留下满地血腥和无尽的恐惧。
查拉维站在寒风中,望着那面在硝烟和血腥中依旧飘扬的金狮旗,只觉得那旗帜沉重得如同浸满了血泪的铅块。就在这时,一名亲卫匆匆跑来,呈上一卷盖着大唐皇帝玉玺的密旨。查拉维颤抖着展开,李琰那熟悉的字迹映入眼帘:
“……闻郡国新募之卒,多有不驯。非常之时,当用重典,然亦需怀柔。着郡王详查部族,择其弱小忠顺者,厚赏其酋,擢其子弟入新军为官,分化旧贵,以夷制夷。民心如水,堵不如疏……”
怀柔?分化?查拉维看着密旨,又看看校场上那触目惊心的血泊和惊魂未定的士兵,脸上露出一丝比哭还难看的惨笑。这帝王心术,这平衡之道……每一步,都踏在同胞的血泪之上!这“波斯郡王”的冠冕,何其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