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龙旗焚海 (第2页)
战斗异常惨烈。倭寇的凶悍和临死反扑,给水兵造成了不小的伤亡。甲板上横七竖八倒伏着尸体,有大唐水兵的,也有倭寇的,鲜血在炽热的甲板上迅速干涸凝固,又被新的血液覆盖。浓烟滚滚,烈焰灼人,每一次呼吸都带着滚烫的灰烬和血腥气。水兵们浴血奋战,用血肉之躯阻挡着倭寇的登舷和火焰的蔓延。
张彪站在“镇海”号上,看着“焚天丸”在火海中挣扎,看着自己的士兵在烈焰与刀锋中搏命,牙齿咬得咯咯作响,指甲深深陷入掌心。他猛地拔出佩刀,刀尖直指那些仍在海面上疯狂冲击、试图扩大战果的残余火船,声音因极致的愤怒而变得嘶哑:
“拍竿!给老子全力砸!砸沉这些杂碎!猛火油柜,烧!给老子烧出一条火海!把这些倭鬼,连同他们的鬼船,统统给老子烧成灰!焚海!”
“焚海!焚海!焚海!”悲愤的怒吼响彻云霄。
更多的拍竿带着毁灭的风声砸落,更多的猛火油龙喷吐出死亡的烈焰。大唐水师的愤怒,将对马海峡近岸的海水,彻底点燃!
就在对马海峡战火冲天、血流漂橹之时,千里之外的登州港,却笼罩在一片不祥的夜色之中。
白日里舰队出征的喧嚣已经散去,港口在夜色中显得格外寂静。只有巡逻水寨的士兵脚步声,在料峭的夜风中显得格外清晰。港内停泊着一些留守的辅助船只和运送辎重的货船,巨大的轮廓在暗淡的星月光辉下如同蛰伏的巨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然而,这片寂静之下,却涌动着致命的暗流。 港口西北角,靠近内河入海口的一片芦苇荡深处,水面悄无声息地荡开几圈涟漪。几个几乎与夜色融为一体的黑影,如同真正的水鬼,缓缓浮出水面。他们浑身涂满漆黑的淤泥,只露出精光闪烁的眼睛和口鼻,口中衔着锋利的匕首或短小的吹箭。动作轻盈迅捷,没有发出丝毫水声。这正是倭寇中最为诡秘难防的“海鬼”——精通水性,擅长夜间潜行破坏的亡命精锐。
他们如同壁虎般悄无声息地攀上码头栈桥的木质桩基,迅速隐入更深的阴影之中。目标明确——位于港口核心区域,由重兵把守的巨型粮仓!那里囤积着供应整个登州水师乃至部分辽东驻军的粮食,是维系东征大军的命脉!
夜巡的唐军小队举着火把走过,甲叶碰撞发出轻微的声响。火光扫过,阴影中,“海鬼”们屏住呼吸,身体紧贴着冰冷的木桩,纹丝不动。待巡逻队远去,为首的海鬼头目眼中闪过一丝残忍的厉色,打了一个极其隐蔽的手势。
行动!
几条黑影如同离弦之箭,贴着地面,利用货堆、棚屋的掩护,向着粮仓方向疾速潜行。他们的动作轻盈得如同狸猫,对港口的布局似乎异常熟悉,巧妙地避开了几处明哨暗卡。
守卫粮仓的唐军士兵并未松懈,但注意力更多集中在陆路通道。谁也没想到,致命的威胁会从他们脚下这片看似平静的海域悄然而至!
噗!噗!
几声极其轻微、如同毒蛇吐信般的声响。粮仓外围高耸望楼上的两名哨兵身体猛地一僵,喉咙处多了一根细小的、淬着幽蓝光芒的吹箭。他们甚至没来得及发出警报,便软软地瘫倒下去。
“上!”海鬼头目低喝一声。
黑影们立刻行动,两人一组,用带着钩爪的绳索敏捷地攀上高高的粮囤围墙。粮仓并非完全密闭,为了通风,囤顶设有气窗。一名海鬼用匕首撬开气窗的木栓,一股浓烈的谷物气息扑面而来。
“快!”他压低声音催促。
几个瓦罐被迅速传递上来。海鬼们狞笑着,拔掉罐口的塞子,将里面粘稠刺鼻的黑色液体——猛火油,顺着气窗,狠狠泼洒进下方堆积如山的粮袋之上!
另一名海鬼迅速取出火折,用力一晃,一点橘红的火苗在黑暗中亮起。他毫不犹豫地将火折扔进了那泼洒了猛火油的粮堆!
轰——!!!
一团巨大的、橘红色的火球猛地从粮仓囤顶的气窗中爆开!炽烈的火焰如同挣脱束缚的恶魔,瞬间冲天而起!堆积如山的干燥粮食,遇上了最猛烈的火油,成为了最好的燃料!火势蔓延的速度快得令人绝望,几乎在几个呼吸间,整座巨大的粮囤就被汹涌的烈焰彻底吞噬!
“走水了!粮仓走水了!!”
“敌袭!有敌袭!!”
“快救火!粮仓着火了!!”
凄厉的警报锣声和惊恐的呼喊声瞬间撕裂了登州港宁静的夜空!整个港口如同被投入滚烫油锅的水滴,彻底炸开了锅!
火光冲天!浓烟滚滚!
巨大的粮囤如同黑夜中熊熊燃烧的巨大火炬,将半个登州港映照得亮如白昼。火舌疯狂舔舐着夜空,发出噼里啪啦的爆响,那是粮食和木质结构在烈焰中哀嚎崩裂的声音。炙热的气浪裹挟着燃烧的灰烬,如同火雨般向四周飘散。空气中弥漫着谷物烧焦的糊味和猛火油燃烧的刺鼻恶臭。
“快!水龙队!快上!”
“保护其他粮仓!防止火势蔓延!”
“封锁港口!搜捕纵火贼人!”
留守港口的将领嘶吼着下达命令,声音都变了调。士兵们从四面八方涌来,有的扛着水龙,有的提着水桶,有的则紧握兵器,警惕地搜索着黑暗的角落。但火势实在太猛了!巨大的粮囤已经完全被火焰包裹,水龙喷出的水柱浇上去,瞬间化为滚烫的白汽,根本无法遏制那肆虐的火魔。更要命的是,燃烧的灰烬随风飘散,引燃了附近仓库的屋顶和堆放的杂物,火点四处蔓延,整个港口核心区陷入一片混乱的火海!
混乱,彻底的混乱!
救火士兵的呼喊、被惊扰的船工民夫的哭叫、战马的嘶鸣、试图维持秩序军官的咆哮、火焰吞噬一切的爆裂声……各种声音混杂在一起,形成一片末日般的喧嚣。人影在火光中慌乱地奔跑、冲撞、跌倒。
就在这片救火与混乱的喧嚣达到顶峰之时,在港口靠近贫民区的一处简陋医馆里,一种无声的、更加致命的瘟疫,正悄然蔓延。
医馆内,油灯昏暗。空气里弥漫着草药苦涩的味道,但此刻,却被一种难以言喻的、类似腐烂水果的甜腻腥气所覆盖。小小的空间里挤满了病患和忧心忡忡的家属,呻吟声、咳嗽声、压抑的哭泣声不绝于耳。
这些病人大多症状相似:突发的高热,如同炭火在体内燃烧,皮肤滚烫;剧烈的头痛,仿佛要裂开;接着是浑身肌肉关节如同被碾碎般的剧痛。然而,最令人不安的迹象,才刚刚开始在他们身上显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一名被母亲紧紧抱在怀里的孩童,原本因高热而潮红的小脸上,开始冒出一些细小的、深红色的疹点,如同被蚊虫叮咬过。疹点迅速增多、变大,变得饱满凸起,颜色也转为暗红,很快遍布他的颈部、手臂,甚至开始向胸背蔓延。 旁边草席上躺着的一个精壮的码头苦力,症状更加骇人。他裸露的上身,那些暗红色的疱疹已经连成一片,有些疱疹的顶端开始出现微小的凹陷,形成令人毛骨悚然的“脐凹”。更可怕的是,一些疱疹已经开始化脓、破溃,渗出黄白色的脓液,散发出那股甜腻的腥臭味。他的呼吸变得异常急促困难,每一次吸气都伴随着胸腔深处拉风箱般的哮鸣音,眼神涣散,意识模糊。
“王…王大夫…这…这到底是什么瘟病啊?昨日还好好的扛包,怎么突然就…”苦力的妻子跪在草席旁,抓着须发皆白的老医者王仁安的衣袖,声音颤抖,充满绝望。
王仁安,登州港最有经验的老医官,此刻正俯身仔细查看着那苦力身上脓血交融的疱疹。他的手指微微颤抖,额头上布满了细密的冷汗。他用一根干净的竹签,小心翼翼地拨开一个破溃疱疹的边缘,仔细辨认着那脓液和疱疹基底的颜色形态。当他看到那疱疹中心明显的脐凹,再结合病人持续的高热、剧痛和迅速恶化的呼吸,一个只在古老医书上见过、令人闻风丧胆的名字,如同冰冷的毒蛇,瞬间缠绕上他的心脏!
他猛地直起身,踉跄后退一步,撞翻了身后的药罐也浑然不觉。昏黄的灯光下,他本就苍老的面容瞬间褪尽了最后一丝血色,变得如同金纸!嘴唇剧烈地哆嗦着,浑浊的老眼中充满了无边的惊骇与恐惧,仿佛看到了来自幽冥的勾魂使者。
“这…这是…”他的声音嘶哑干涩,如同砂纸摩擦,“虏…虏疮?!是虏疮啊!”最后几个字,他几乎是尖叫着喊出来的,带着一种濒死般的绝望。
“虏疮?!”医馆内瞬间死寂!所有的呻吟、哭泣、询问声戛然而止!仿佛有一只无形的巨手扼住了所有人的喉咙!
紧接着,是更加绝望、更加凄厉的哭嚎爆发开来!
“虏疮!是虏疮!”
“天杀的瘟神啊!”
“完了!登州完了!”
恐惧如同瘟疫本身,瞬间吞噬了医馆内每一个人的心神。人们惊恐地互相推搡着,试图远离那些已经开始出疹的病人,如同躲避地狱的烈火。绝望的哭喊和混乱的踩踏,将小小的医馆变成了人间地狱。
王仁安瘫坐在冰冷的地上,老泪纵横,口中反复喃喃着那个带来无尽死亡的名字:“虏疮…真的是虏疮…倭奴…倭奴!他们…他们竟行此绝户之计!天理不容!天理不容啊!”
消息如同长了翅膀,在混乱的港口中飞速传播,与粮仓冲天的火光交织在一起,将恐慌的阴云重重压在了每一个登州军民的心头。
登州港粮仓的冲天火光和瘟疫爆发的恐怖消息,如同两道加急的黑色羽箭,刺破黎明前的黑暗,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昼夜不息地传递向帝国的心脏——长安。
数日后,紫宸殿。
初升的朝阳透过高大的雕花窗棂,将金色的光柱投射在光洁如镜的金砖地面上。然而,殿内的气氛却凝重如冰,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巨大的沙盘摆在殿中央,精细地展示着帝国东部沿海、辽东、乃至新罗、倭国的山川地理。上官婉儿身着绯色宫装,俏脸含霜,如同覆盖了一层千年寒冰。她手中紧紧攥着那两份来自登州的染血军报,指节因为用力而微微发白。那份从容睿智的气度被一种前所未有的惊怒所取代。
“陛下!”她的声音依旧清越,却带着难以抑制的颤抖和刻骨的寒意,响彻在寂静的大殿,“倭奴丧心病狂,竟敢趁我水师远征,遣‘海鬼’潜入登州!焚毁我大军粮秣重地,此其一罪!更令人发指者,其竟敢以携带虏疮之歹人混入流民,散播此绝户瘟毒!登州军民,已现病患!此乃绝我大唐根基、断我华夏血脉之毒计!其心可诛,其行当灭九族!”
“虏疮?!”侍立在旁的几位重臣,包括宰相狄仁杰、兵部尚书姚崇,无不骇然变色,倒吸一口冷气!他们太清楚这两个字意味着什么——那是比千军万马更可怕的死神!一旦大规模爆发,十室九空绝非虚言!倭寇此举,已非寻常战争手段,而是彻底的、灭绝人性的生物战!
龙椅之上,李琰的面容隐藏在冕旒垂下的十二串白玉珠帘之后,看不清表情。但一股无形的、如同九幽寒渊般的森冷气息,正以他为中心,缓缓弥漫开来。整个紫宸殿的温度仿佛骤降了十度!
他缓缓抬起手,指尖在光滑的紫檀木扶手上轻轻叩击,发出哒…哒…哒…的轻响。每一声,都如同重锤敲在殿内诸臣的心上。
“好一个光明子…”李琰的声音终于响起,平静得可怕,却蕴含着足以冻结灵魂的杀意,“火攻海鹘,焚粮登州,散播虏疮…环环相扣,步步杀机。看来她不仅要阻朕于海上,更要掘我东征之根基,乱我大唐之腹心。此獠不除,朕寝食难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他霍然起身,珠帘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他走到巨大的东部疆域沙盘前,目光如同实质的利剑,扫过新罗的位置。 “倭寇如此猖獗,背后岂无依仗?新罗…”李琰嘴角勾起一抹冷酷到极致的弧度,“金重熙的密报,来得正是时候。”
侍立在一旁的内侍省少监高力士立刻躬身,将一份密封的铜管双手奉上。李琰拆开火漆,抽出里面的密信,快速浏览。信中详细记录了新罗重臣金重熙冒险传来的绝密情报:倭国太政大臣光明子,已秘密派遣心腹密使,潜入新罗王都金城。密使携带重礼,并许以重诺——若新罗能在唐倭冲突中保持中立,甚至暗中相助倭国,阻挠唐军借道或补给,待倭国击败大唐后,便将整个“三韩之地”尽数“归还”新罗!
“哼,好大的手笔!‘许尔三韩’?”李琰冷笑一声,声音如同冰棱碎裂,“光明子这空头支票开得倒是响亮!她以为朕的大唐,是任人拿捏的软柿子?她以为新罗王金兴光,是那等看不清大势的蠢物?”
他猛地将密信拍在沙盘边缘,震得上面的小旗簌簌抖动。
“高力士!”
“奴婢在!”
“即刻拟旨!”李琰的声音斩钉截铁,带着不容置疑的帝王威严,“以六百里加急,传旨新罗王金兴光!”
他目光如电,字字千钧:
“倭奴跳梁,屡犯天朝,屠戮边民,罪恶滔天!今更行焚粮播瘟之绝户毒计,人神共愤!尔新罗,世受大唐册封恩典,为大唐藩屏。值此天兵东讨逆倭之际,理当戮力同心,共诛丑类!着尔新罗王,速发倾国之兵,水陆并进,助剿倭奴!自接旨之日起,若有一兵一卒助倭,或有一粮一草资敌,抑或逡巡观望,迟延不进——”